回忆故乡“三部曲”---故土耕春


逝去的岁月,总给人深切的感怀。回想早年的故乡,有童年的忧乐,有生计的甘苦;有乡愁的依依眷念,有旧梦的隐隐回味。如今故乡一带已是春意盎然,许多发展图景大大超越了当年人的想象。谁也想不到,老家农村竟与城市连在了一起,现代的气息如此紧逼而诱人。


龙港升市后迎来了第一个新春,在欢度新春之际,不禁回忆起早年故乡的一些往事来。

(一)春的憧憬

半世纪前现龙港一带的江南农村还比较落后,更无法与现在相提并论。但在那些年月里,农村新春原生态的自然景象与简朴的农家生活情趣至今在脑海中仍时有浮现。那种落后中有清静,贫瘠中有安然的自慰感觉或许就是那个年代人的燕雀之见吧?

因为那时物资匮乏,农村大多人家比较清贫,只有过年时节才会想法增添一些新的气氛。对于孩子们来说,平时基本没多少东西可吃,只有过年时才有“口福”可望,所以大多孩子总是特别盼望过年。

在基本处于温饱状态的那时农村,说是快乐过年,其实只不过是做点“好吃的东西”而已。当然那时所谓“好吃的东西”全是农家自产食物,如炒米、年糕、歪豆、花生、荸荠、甘蔗之类,与现今琳琅满目的丰富食物大相径庭。不过从现在的角度来讲,那时“好吃”的东西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往往变成“不好吃”了;那时“想吃”的现在有时也“不想吃”了。这就是发展中的变异。

640.webp (30).jpg

那时的过年虽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的乐趣,但却也有“自乐”之作、“穷乐”之味。

记得有几次过年,为了衬托氛围,父亲带来红纸,叫我大哥写春联,那些年代不作兴现在那样“福”呀“红”呀的字眼,政治色彩比较鲜明。我大哥写的是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父亲也曾叫我写,我是先用铅笔打空芯宋体字后当中再涂黑的,内容是毛主席的“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我写的很大,贴在老屋中堂前的两边大柱子上,事后自己时时站在前面欣赏,心中很有一种成就感,其实这都是父亲给我们的锻炼。我还有一次竟爬到屋顶上在风窗两边白色墙壁上写了“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对联呢?这些就是那个岁月的时代烙印。

640.webp (29).jpg

那个时代虽然吃的食物很少,但农作物大多没用浓药与化肥,不用担心食物中有人为的激素、添加剂、转机因等成份,都是纯自然的“放心食品”。正如那时经济落后,没有那么多的“排放”,也就没有更多的污染一样。那时所有垃圾家家都会自觉集中埋坑,大家都有良好的习惯,所以农村比较清净,空气新鲜,河水可以直接饮用,河流比现在自然要好。这就是“有长必有短,有得必有失”的辩证法。
640.webp (28).jpg

我印象较深的是,那时新春每当太阳初升时,就可见到地平线上金色的阳光照射下的空旷田野,有时露霜中会发出点点微光,弥漫着清晨芳香气息。当广播乐曲“东方红,太阳升”响起时,正是我们一班同学一起上学的路上。阳光、晨风与蓝天,伴随着河边石路西移的长长身影,显得特别纯真与轻松。

开始时我们也只是七、八岁,但大家都是自觉自己步行来回的。我家与学校约相距二三公里田间小路,中间有一段泥泞偏僻荒野之地,路边有一条湾湾的河流,还要经过几座古桥。在这段路上曾深深埋藏着多少童年的踪影与美好的记忆,有开怀欢畅的高歌,有同伴共伞的戏语,也有风雨中的“履险蹈难”。

看到现在的学校档次这么高,想起过去的学校现在的内心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六十年代后期我是在张家堡的杨氏破旧宗祠读了五年小学。那个教室实在太差,有时教室不够还要轮流上学,后来虽然建了二间二层楼房,但在一层教室内可直接看到瓦背,墙没粉刷,窗没玻璃,风进人冷。教室地面泥地不平还可用石头来垫,但整张书桌桌面坑坑洼洼实在没办法垫平,写字时要么穿破了纸,要么写歪了字,以至到现在我的字还是写不正。

640.webp (27).jpg

那时虽然落后,但人的精神还是不错的。上下学的路上还可见到落后中有清致的村景。特别是新春过后,水田中的农人们总是早早地在紧张耕作,屋门头、河埠头、桥头边、村路间都仿佛有一股春播的热潮,少有的拖拉机“突、突”声正似催人奋进的号角,蓝空倒影下的亮水田野映照出人与自然天然融合的优美画卷。

傍晚,夕阳西下映得河面通红,家家户户的屋背上便会升起有柴火味的袅袅饮烟,宛如天空降下的洁白丝绸;春风吹过,饮烟又若“七仙女”下凡,游游晃晃着婀娜舞姿。晚风和煦,远处深蓝色天空的背景衬托,宁静的村庄中总仿佛隐藏着一份浓浓的乡情。有时晚风中还会散发着一股农家饭菜芳香,因为正是肚子空空,所以特别令人垂涎。

640.webp (26).jpg

这些自然美色曾多次出现在自己早年的小学作文之中,有时会有感而发,在作文的标题上下配画上一些以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意的“插图美景”,以夸张之笔增进对故乡的愫愫情怀。其中许多当年以幻想手法构思画出的如“火车通家乡”、“公路通农村”、乡村“高楼林立”“鸟语花香”等等之梦,如今早成事实……

春天正如短暂而宝贵的人生,总是悄悄地来,又匆匆地去。然而,对故乡春天的美好憧憬,却是人生奋进的一种永久渴望、向往与动力。

640.webp (25).jpg

 
(二)月的感怀

“月是故乡明”其实就是一种恋乡之情。
少时候我常在老家农村房前的地坦上看天上圆圆的明月,每当抬头望月时,总有一种特别的遐想。那时村庄很静,月亮像含羞少女姗姗而来。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聚集在屋前的地坦中自由玩耍,毫无顾忌地游弋在这自然的农园夜色与村野春风之中。

正月十五,孩子们一大班会到有喜事的人家分“十五食”吃,有时分来的零食装满了口袋,现在看来那些只是很一般的食物,但那个年代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难得的“收获”。到了晚上在明亮的月色下吃到这些“不劳而获”的零食还真有点兴奋。

新春过后,天慢慢转暖了。有时晚上的凉风伴随明月的皓光射到河面,波光粼粼,明月照耀下的河两岸显得特别清晰。无边的月色,柔和的银辉,仿佛把人带到了那遥远的天边。

640.webp (24).jpg

那时我们家乡这一带的农村的夜没有那么多的喧闹,没有麻将声、没有碰杯声、也没有机器声,更没有电视、电脑与手机。只有偶然听到不知从何飘来的稀稀点点含糊的私语,或远处隐隐约约听到一两阵犬吠声。到了9点左右,唯有的广播声也在一首国际歌乐曲后结束了,一切恢复到异常的寂静,忙碌一天的人们大多便进入了梦乡。
 

640.webp (23).jpg

到了八月十五,夜静月更明。那时的乡村没有别的干扰,也没有更多的灯光,更衬托了月的亮度。举目远望,一片银光清新又朦胧;抬头可见不远处的黑影,是另一处村庄的阴影;稍远处便是荆溪山,那山影在明月的光映下,还可看到与蔚蓝色的天空相连接的模样。夜的露水已有点凉,散落在石路间,发出点点微光。那时的夜空没有雾霾,虽有煨火泥的气味,但没有垃圾焚烧,月就更亮了。

记得曾有月下的夜间,有一次从桥墩水库放下到老家河上的蓄水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长蟒蛇,渐渐把干旱的小河变满的壮观;也曾目睹一片“红色”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经过故乡之路的那股“时代潮流”。
 
那时的人们似乎也没如今般的烦燥,或者说也没有现在人那样一门心思去赚钱,当然那时政策不允许,也没办法勤劳赚钱。那时大多人家都差不多上下,想得也不多,不会把钱看得那么重,不会把未来想得那么美,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去考虑。那时的人只觉月明风清天下太平,就是一种幸福。

那时自己还小,从没离开过故乡,所以没有“月是故乡明”的心境,也没有“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感慨。只有步入社会后才对月亮有了更新的认识,但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别。

今昔对比,不可同日而语。时过境迁,许多方面已一日千里,而对故乡明月的感怀却始终没变。


(三) 雪的情趣

近年来地球转暖,南方的雪少见了,甚至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奢望。而在四五十年前,我们故乡一带大约每年过年前后都会下一二次的雪。

那时一般是春节过后的几天里,下雪比较多,正月里玩雪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

640.webp (22).jpg

夜里的雪悄悄地下,虽然有时也有点沙沙响,但还是轻轻地似乎怕惊醒人。次日一早,望窗外那纷纷扬扬的雪花还在款款地下,显得一片沉寂,没有其他杂音,就是听到一二声鸡呜,也格外清脆。因为很静,偶尔听到一二声人的说话声音也好像因为屋内回音的变化而感到特别清脆或孤冷;因为下雪,大人们不用出去干活;因为放假,孩子们不用出去上学。就是平时比较喧闹的村头桥边,也没人相聚,整个村庄更显得冰冷清寂了。

那时的人当然不会有太多的思想包袱,社会上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暴富。一般人很少外出,没见过多少世面,当然也很少有欺骗、不诚信等社会行为,不用提心吊胆。那时人的心正如那时的雪一样,也是较纯的。

640.webp (21).jpg

 老家的村庄处于较僻壤的地方,附近几十里方圆都没公路,平时人来人往很少,到了雪天里更为寂寥。因为闭塞,没有街市的繁华与喧闹而使人心静;因为贫乏,没有更多的充裕与奢望而使人心平;因为落后,没有文化的娱乐与外出而使人心安;那时更没有手机与电话而不受外加的干扰。

雪停后,地上满满的积雪更显艳丽。那瓦背上、地坦中、围墙边、门台顶,还有树枝间等等都被白的世界所笼罩,平时比较杂乱的旮旯地方也被白雪盖住变成洁净且整齐了。雪照得房内是异常的光,中堂内的顶层天花板与木壁甚至角落都变得特别亮。就连新帖在木柱、门扇与窗两边的春联在雪的映照下也显得更加鲜红耀眼,似乎有雪的新年更有喜气。雪的堆积,河流也变得窄了,河面仿佛比往常也不那么显眼了。

雪后天放晴,雪的晶莹更映出天的纯青,地的洁净,空气也似乎异常的清新。在这一片白的天地之下,人的精神也似乎清爽了起来,老人们脸上总会燃起那种等待许久了的“瑞雪兆丰年”的希望之光。

雪的天地,正给孩子们有可乘之机,也是大人们闲居聚集的好理由。那时人的乐处本身很少,所以一到雪天人自然就借机而乐了。

640.webp (20).jpg

老人们大多会围坐在被窝内或在土灶边取暖,还会提着“火篮”夹在双腿间,双手伸进抚在上面取暖。虽然有时北风吹来,有的老人也是紧缩着头,嘴中呵呵作响,但也总会想办法取暖为乐。有的家中多位妇人聚坐同一床上,边做针线活,边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有的人家一大班男女老少还会围坐在火红的灶堂边,一边往灶洞内添柴火,一边说东家长、道西家短,随着手拉风箱的一进一出,灶洞内的柴火一闪闪照得人满脸通红。

640.webp (19).jpg

年轻人也有自己找乐之处,虽然那时没有像现在人那样坐在一起喝酒吃“火锅”,但会找一处雪后有太阳没风的下午,在朝西面的屋墙边角落下,围坐一起,摆一张方桌几张椅,或迎着西边晒来暖烘烘的太阳,打扑克,聊聊天,说笑话,这在当时农村已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了……

今天,故乡已进入了崭新的时代,生活丰富多彩,衣食住行应有尽有,甚至天冷天热对人已不再有多大影响了,而早年故乡雪的乐趣却永远定格在脑海之中了。

故乡农村已成为城市,这是沉睡千百年的故乡遇到了“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仿佛听到呼唤的号角,催人的汽笛,犹如阵阵春雷步步紧逼而来。竭力召唤着新春的如花希冀,憧憬着新途的如画美梦。


责任编辑:costner1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