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县政府领导班子与媒体见面

  李士明/摄

  苍南新闻网2月20日消息:为期一周的县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于今日上午隆重闭幕。新一届县政府领导班子接过“接力棒”,扛起苍南发展的重任,踏上新征程。接下来,这个全新的团队将带领苍南如何发展?将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推动苍南各方面工作?闭幕式后,新当选县长郑建忠,副县长白洪楞、肖剑、徐顺和、李上清、叶信迪、曾迎玲与媒体代表见面,回答记者提问。本中心与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浙江日报等十余家国家、省、市、县级媒体参加了本次苍南县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媒体见面会,聆听这个团队在开启新征程的第一时间发出的响亮号角。

  记者:苍南今后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强化从严治政,转变行政作风打造铁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郑建忠:苍南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苍南广大干部和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提出了强化“为民执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高效理政、廉洁从政”的“实干”政府建设目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工作落实责任捆绑机制,强化常态督查机制和责任倒查问责机制,重拳治理“庸懒散慢”,坚决打通“中梗阻”,严厉查处“慢作为、不作为”,全力打造一支“绝对忠诚、敢于担当、干净廉洁、充满活力”的苍南铁军。

  记者:工业方面,2016年,苍南的财政扶持资金从0.6亿元提高至1.3亿元,累计使用应急转贷资金21亿元,减轻企业负担2.7亿元,化解不良贷款32.4亿元,在温州金改的大局之下,能否分享苍南所取得的经验成果?

  郑建忠:工业是支撑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强,这个地方才兴。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苍南也出现了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企业面临“两链”风险的状况。对政府来讲,化解“两链”风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优质的、重点骨干企业,政府应做出应有的措施。去年以来,苍南县政府首先通过加强扶持,减轻企业负担。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了振兴实体经济的相关优惠政策,我们把财政的扶持政策大幅度增强,建立了应急转贷资金,化解不良贷款,在企业当中引起很好的反响。同时,深入开展“五帮五助”助企活动,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与重点企业进行结对挂钩服务制度,及时帮助解决问题106个。下一步我能将重点完善领导、部门、企业的结对挂钩服务,继续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一些困难。对有发展前景、符合产业导向的的企业,一时面临“两链”风险的,我们将采取一企一策的方法,实施“政银企法”多方联动,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去年,我县清算重组出险企业32家,全县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目前,苍南金融生态环境可以说是逐步向好,企业信心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苍南的实体经济发展一定能够进一步振兴,加快转型。

  记者:2017年,是温州市大拆大整大显成效的一年,也是苍南城市发展、环境改善的最好机会。我们看到今年苍南自我增压,计划确保完成城中村改造30个5000户以上。请问这样自我增压的自信来自哪里?我们以什么样的工作机制去保障目标的实现?

  白洪楞: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苍南全力推进“大拆大整”,拆除各类违建101.4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拆除房屋3136间,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1.5万家,可以说是初见成效,让大家看到了苍南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今年我们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大拆大整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思想高度统一。全县上下已经形成“大拆大发展、小拆小发展”的一致认识,大拆大整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城市管理的一把利剑。二是切合苍南发展实际。针对整村旧村改造,县委县政府多次集体实地调查研究,根据下一步苍南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区块,安排30个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任务,其中灵溪、龙港要各完成10个村的任务。三是进一步强化推进机制。下一步,我们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包干联系、每周工作例会、每月专题分析、每月督查通报、考核奖优罚劣等工作制度,采取“一个整村、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加以推进,形成上下互动、有效协调、多方合力、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确保打赢这场硬战。

  记者:苍南要打造温州大都市区第一副中心,新的一年,请问苍南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郑建忠:打造第一副中心必须要有产业去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增加动力,优化平台,治理环境等举措。我们现有的产业平台是“2+6”,今后,我们将通过化解一批企业“两链”风险,扶持优秀的企业;培育一批领军型、高成长型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加快卤制品、化工、印染、针织等重点小微园建设,不断完善小微园的建设模式,通过3-5年努力,争取新入住小微企业达到1000家,规上企业新增100家,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产业创新园,鼓励和支持“加速器”“孵化器”“电商园”等创业平台创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大的平台和空间,打造苍南产业新的增长点;还要回归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在外苍南人的优势,积极促成总部回归、产业回归、资本回归、贸易回归,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好项目、大项目,加速产业结构优化。

  记者:今年的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苍南深入开展对台经贸合作,成功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霞关港国家更加开放管理措施试点口岸,对台经贸工作全省领先。能否给我们介绍苍南在开展对台经贸合作上有哪些亮点,取得了哪些经验,下一步有何规划?

  郑建忠:对台经贸合作是苍南县借助地缘优势开展经贸合作的一个重大方向,我们成立全省首个浙台经贸合作区以来,苍南县紧紧围绕“双海双区”战略,积极努力探索对台合作工作并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共引进台资项目45个,总投资约36亿元,实际利用台资约5.5亿元,在全省浙台经贸合作区考核中连续排名第一。当前,我县提出“1+5”的目标定位,其中一项就是全力打造浙江“接闽连台先行区”。针对这个定位,我们下一步将加快项目招引,依托全省首个驻台招商联络处,进一步创新招商模式,开展资金、技术、理念等全方位对台合作,并加快引进台湾较先进的现代农业、养老照护、医疗健检、幼儿教育等项目,增强苍南对台经贸合作的内涵。同时,要打造台商小镇。台商小镇被列入今年全省首批特色小镇,我们将以台湾风情街区、台商青年创业、台湾产业园等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台商小镇建设,全年计划投资额要超过10亿元。还要提供完善服务,积极落实对台招商优惠政策,做好已落地和对接项目的跟踪服务,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加快项目落地,更好地取得对台经贸合作的发展。

  记者:政府报告中提到,在过去的五年,龙港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完成大部制改革,新型设市模式探索取得重大进展。想问下,龙港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后,作为龙港市民都得到哪些红利?还有试点的最新进展情况?

  郑建忠:龙港新型城镇化试点全县上下高度关注,两年多来,在上级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完成大部门制改革,将县派驻的18个部门下放给龙港管理,与龙港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整合为15个大部门,原需到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现在在当地到一个部门就可以办理。二是建立扁平化“市管社区”体制,将原170多个村居整合成立14个新型社区,建立“市管社区”的体制和“多网合一、并网运行”的“一张网”基层治理网络。三是下放县级权限,将第一批1575项县级权限事项下放给龙港镇,启用专用审批章。原来要到县里办的事项,通过放权和审批事项集中,在龙港就可以办理。总的来说,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对推进龙港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打造龙港城市“升级版”,再创龙港辉煌提供了路径保障。

  记者:2016年,苍南的“一打三整治”,取缔2085艘“三无”渔船,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各项指标也均列浙江全省第一,您能不能将跟这方面的情况跟我们分享一下,取缔“三无”渔船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将如何巩固提升?

  郑建忠:苍南是渔业大县,也是海洋大县,海洋与渔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苍南来讲至关重要。苍南“三无”渔船总数占全省近1/6、温州市1/2以上,任务非常繁重。专项行动以来,苍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强势推进,四年任务一年完成,“三无渔船”取缔数、拆解数、查扣数等主要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我们一方面创新举措实现严格执法,大力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去年打了“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卫战”两大战役,期间,重拳出击,依法刑拘24人,从严从重从快处置“7·13”暴力抗法案件,起到了良好震慑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堵疏结合力求长效,连续三年为转产转业渔民发放补助资金,按需上门免费为渔民提供培训,并对转产转业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如石砰海洋牧场、马站后槽海螺度假村、赤溪棕榈湾营地等旅游项目开发,都是结合“一打三整治”推出的项目,力求渔民上岸不致贫、不返海。下一步,我县将把工作重心转到长效管理和渔场修复振兴上来,持之以恒抓好海洋资源修复和渔业生产秩序整治工作,今年特别安排了海洋修复的项目,我们将以长效的管理,渔场的修复,坚决巩固“一打三整治”成果,确保苍南的海洋与渔业经济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记者 陈薇拉)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