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 绍兴的水上古道

“镜中看竹树,人地总神仙。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有山多抱墅,无水不连天。朝暮分南北,风犹感昔贤。”

清人齐召南走在绍兴山阴道上吟咏出诗篇《山阴》,能看出江山图画,水天明涩,船行画里,人在镜中。其风景,与山径天梯和陆地驿道完全不同。



在水乡泽国,古道以完全不同的形态浸润在它所试用的独特环境中。

会稽山北,钱塘江、曹娥江和钱清江三江夹出广袤的萧绍平原。大江之滨,水泽之国,水网细密。这里的平原多成因于圩田,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荷叶地。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荷叶地间,有一支人工水脉自西向东,打通了三条南北走向的大江。这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浙东古运河。它建立了这片泽国间的新秩序。在古运河中,有一条几乎与运河平行的古道。它始于浙东古运河的起点-萧山西兴镇,终于浙东古运河萧绍段的终点-上虞曹娥,曾经横跨萧山,山阴,会稽,上虞四县,全长75公里。

如此长度的连续水上古道即使放到全世界也是罕见而独特的。


纤道连桥


它的特色不仅在于其匪夷所思的长度,更在于其邈远的历史。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山阴故水道。但与今日古道更近的格局,形成于唐元和十年孟简所筑的新堤。后又经宋明清的不断修整,终成今日之状貌。自宋以来,原本的泥堤逐渐硬质化,终成为风雨不侵的石堤。

这场泥堤改造为石堤的根本性变革,由明弘治间的山阴知县李良发起,后又被嘉靖间的绍兴知府南大吉和汤绍恩继承。今日所余的石质古道,即始于此。

地势平坦的萧绍平原,河流流动的自然动势并不强。这条古道便是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古代,为船只航行加速而诞生的。它依靠人力,让船在被纤拉中行进。因此它常被称为古纤道。宋代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并序》 中描绘了在绍兴纤夫纤船的场景:“浪浆风帆,千艘万舻;大武挽纤,五丁噪谑。”1950年代的电影《祝福》,也记录了纤夫在古纤道上纤船的镜头。纤夫曾是一个收入不错的行当,一直到上个世纪末,才逐渐被船只机械化取代。


运河园纤道


这条水上古道的建造不只是纤船的功能,还有灌溉、行走、避风之效。《宝庆会稽志》就记载了宋代汪纲筑此道的利处为“徒行无褰裳之苦,舟行有挽纤之便。田有伴岸,水有积,其利以博矣。”

那匍匐于水面的绵长壮阔,令人联想起北国的长城:同样是恍若游龙,同样是蜿蜒逶迤,同样是石构艺术。但它的独特性不在于山脉间的跌落,而在于以水为大地的坐标和基面。古人形象地以“白玉长堤路”称之。

纤道连水

一般的水路关系,往往是“水在路中”,而在浙东古运河上却是“路在水中”。

在水面宽阔处,这条古道两面临水,在水面收窄处,它依傍堤岸,仅一面临水。一面临水的古道又常与周边村落相连接,成为村落的主要道路,或形成繁忙的村落码头。临水面的变化,使古道不断在堤岸和水中转变,路上行人、纤夫和船客,也在不断适应着两岸和水中变化的风物。古道沿线,村庄、桥梁、庙宇、石亭和堰坝众多。两岸柳桑乌桕,桐柏成行,一派浙东风味。

水中古道的诞生也是圩区圩田成陆,分水灌溉等农业水利改造的结果。因高而堤,因低而水。运河挖的越深,它的淤泥就地安置,形成高塘堤。长年累月,塘堤便成了水中的通路。因此,古道的做法之一是类似石砌塘堤的做法:青石一块块相互错缝交叠,由下而上垒砌而成。下部结构层常用条石砌筑,上部置青石板。

两面临水的古纤道还采用石墩梁桥型。此种做法将水中纤道桥化处理,将大跨度分解成小跨度。它的路基类似桥墩的石墩,上铺3块0.5米宽度,3米跨度的青石板。此类型纤道又称“铁锁桥”,以形象的表达桥连桥的稳固姿态。太平桥至板桥间即采用此类纤道。


纤道下穿太平桥


纤道连桥

古纤道与连接两岸的桥梁,以及纤道两侧行船交汇之处,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水上立体交通。这种组合模式主要有两种。

几乎贴水的古纤道,切断了运河横向间的联系。特别是在绍兴这样一个泽国,当被运河这条东西大动脉切割之后,南北间的水上横向联系也是必然需要满足的问题。越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每隔几百米设一座中间高起数米的石桥,与古纤道相接,其下可通舟楫。高起的石桥,转化了舟的南北动线,以及古纤道上人群陆上东西行走的动线。

古纤道上人行路的东西动线,和连接两岸的南北陆上动线也是采用相同的方法来转化的。当桥与古纤道水平十字交接之时,桥面抬起,古纤道从其下穿过。

在这些桥梁中,有大量越地名桥。

位于古纤道钱清至柯桥段的清代阮社太平桥,横跨40米,由单孔拱桥和8孔平桥组合而成。桥梁采用非对称的平拱组合形式,形成高低起伏的优美轮廓线。这样的设计并不仅仅出于简单的形式考虑,而是出于不同大小船只的分流航行。

位于古纤道皋埠段的陶堰泾口大桥,则由马蹄形三孔拱桥和三孔平桥组合而成。三孔拱桥高大宏伟,而作为引桥的平桥偏至一侧,二者形成体量上的对比。

同样位于此段纤道的清代茅洋桥,则是曾经沿运河的官道上行船背纤必经之所。

此类桥梁在这条古纤道上不胜枚举,它们都有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故事。


古纤道旁泾口大桥,左岸是贴岸古纤道


纤道连亭


运河园内纤道连亭


古纤道旁隔一段距离的石凉亭是古纤道的另一大特色。宋代,古纤道沿线就建有施水坊。据《宋史.汪纲传》载:“施水坊,于人间不接之地。凡八所,各五间,为中寮以憩。过往之人,目将规画食利。以资守者为久长之计……”

所谓施水坊即今日之茶亭。在荒无人烟之地,每十里设一处,共设有八处,以供行人休憩。茶亭也是当地人维持生计的经济来源之一。

历史上,这些茶亭为木构抑或石造,留存至今的古纤道茶亭多为石亭。它们或立于岸边,或兀立水上,小巧玲珑,简素古朴又气势逼人。古纤道皋埠段的茅洋桥畔仍存有石亭,内置石碑,环内壁设石凳。它面水而立,形成经典的桥亭依连的纤道风景。犭央犭茶湖避风塘亦存石亭,通体采用榫,从石亭内观湖,别有一番景致。

这些石亭是行脚客,船客停靠的中转站,虽小,却足够满足喝一口茶的空间。更多的石亭已被毁弃在岁月中。古纤道钱清至柯桥段的绍兴运河园,收录了一批收集于绍兴各处的废弃古石亭,成为此段纤道的新景。

纤道连乡

道连城,城接乡。除了阡陌纵横的田野,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外,古纤道所经过的城镇也沾染了水乡的印痕。在这片水泽之间最大的城,即是始建于越王勾践时期的蠡城,即今日的绍兴越城。

纤道入城,即转为贴岸的单面形式,至今在八字桥畔仍留有残迹。

古纤道所经的西兴、钱清、柯桥、皋埠、陶堰、东关等镇,自古以来就依赖这条黄金水道,成为贸易的中转中心。它们与古纤道之间,又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如柯桥自古就以汉代柯亭而闻名天下。从明清民国时期留存的画作和照片看,曾经的柯亭就在蜿蜒伸展的古纤道旁。作为绍兴古纤道终点的曹娥镇,则以四绝艺术著称的曹娥庙为中心。其中,由王羲之书写的曹娥庙碑被认为天下第二书。唐代以来,文人骚客络绎不绝。一路顺纤道而下,名乡名镇,史迹颇丰。

纤道遗存

在水运主导的吴越地区,水路曾是交通的主线,而古纤道是一条陆上辅助路线。在今日水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时,古纤道已失去了使用它的主体。这段古纤道目前已无法全部连通,只留下各个残段。

萧山官河纤道,原称水官塘,始于西兴镇,终于衙前镇官河,包括西兴段,衙前段,新塘段等处3公里左右。这仅存的几段曾经一度岌岌可危,整体保存一般,部分已经被用作人行步道。绍兴钱清至柯桥段古纤道,西起钱清板桥,东止于柯桥街道上谢桥段,全长7.5公里。此段纤道即有整体式砌筑,又有架梁平桥式砌筑,形式多样,保存最好。它极尽蜿蜒曲折,如水上飘带般平枕于运河上,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就被划入全国文保单位。

古纤道渔后桥段,位于钱清镇联兴村渔后自然村,残长180米左右。此段纤道不似它处用三块石板铺砌,而仅用两块,目前保存非常残破,但不失古意。古纤道皋埠段,东至独树村,西抵樊江村。现状保存约不到一半纤道,其余部分被改造或损毁严重。古纤道上虞段,自绍兴陶堰镇泾口村至曹娥老坝底止,全长10公里多。这段纤道极为古老,始建于春秋战国,至晋开凿萧绍运河(即浙东古运河萧绍段)后全线贯通。目前东关街道镇西桥至联星村一段保存最为良好。


上虞东关古纤道


现存的古纤道,除了浙东古运河沿线外,在一些大湖和水面宽阔处也有遗存。其中,遗存最好的当属犭央犭茶湖。但此段,纤道的功能较弱,蔽风的功能较强,因此更贴切的名字为“避塘”。它始建于明天启间,是叠砌式水上古道的典型,全长3公里多。

避塘弯曲连绵,桥梁石亭相互连接,形成高低错落又水平摆动的优美姿态。当起大风时,避塘一侧风平浪静,一侧则水波翻涌,船通过避塘桥,进入无风一侧。大湖中设避塘,也方便了两侧行人往来,同时也加强了湖面的层次感。



作为水上古道的古纤道或避塘,源起于自然经济时代种种船只行运的措施。今日,它虽已经无法全部联通,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它长卧于水面之上的恢宏磅礴。同时作为古越的创举,水上古道也是绍兴石文化的一部分,象征着明清采石工艺在绍兴的高度发达。


责任编辑:liyingying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