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温州各所学校将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这场发布会给出了关键信息

4月15日下午,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教育开学复课、学校总体防控措施、师生日常防护等有关情况。


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吕俊杰;温州市绣山中学校长林晓斌;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校长杨素琴;温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余向华等相关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陈靓秋主持。



微信图片_20200416100413.jpg


发布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介绍了教育开学复课、学校总体防控措施、师生日常防护等有关情况:


根据省里统一部署,我市初三、高三学段已于4月13日开学。返校报到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班子成员带队,赴学校开展多轮指导督查,对照主体责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错时报到方案、错时上学放学方案、师生员工健康监测、教职员工到位、校园卫生清洁消杀、临时隔离留观室设置和防控设施物资准备、教育教学衔接计划安排、教职员工防疫知识和应急处置培训、后勤服务保障、风险排摸化解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十二个到位”要求,严格检查核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派出465名机关干部“一对一”驻点学校,督促、指导、帮助学校做好开学准备和报到工作。卫健、疾控部门加强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全面落实了驻校健康指导员的派驻;公安、交警等部门和属地镇街增派力量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有序疏导交通;广大家长倾力配合,我市高三、初三学生返校开学平稳有序。目前,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已基本走上正轨,疫情防控规范有效。


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开学安排和省教育厅开学工作部署,昨天上午,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研究了我市第二批学校开学安排。


我市第二批学校将按照分类型、分学校、分年段错时错峰的原则有序开学。具体安排如下:

1

全市初中、高中(中职)一二年级和小学高段(四至六年级)于4月20日开学(寄宿制学校学生于4月19日报到)。

2

小学低段(一至三年级)于4月26日开学(寄宿制学校学生于4月25日报到)。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对于学校开学复课,市委市政府多次听取专题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市领导多次赴学校开展工作检查,指导学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各项工作。市教育局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位,坚决落实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有力有序推进开学工作。主要包括:


严格开学前审查核准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班子成员带队,于开学前逐校对照我市开学准备事项清单55条和省校园卫生防疫清单50条,严格按照“十二个到位”要求检查核准。条件不符合的,延期开学。

实行学生分班错时报到。

学校严格按照“人员不聚集”要求,制定学生分班错时报到方案,确保报到快速有序。返校时,严格落实“两码一单”(“两码”为健康码和由师生健康信息监测平台生成的师生健康监测码;“一单”为师生健康信息监测平台生成的健康报告单)和体温测量。12日、13日初三、高三报到时,学校都安排了志愿者,引导家长不下车、不进校、不逗留,学生行李经消毒后,由志愿者送至寝室,有效提升快速通行能力,各校门口均未出现人员集聚的情况。后续其他学段学生报到时,学校也将继续实施这些好的做法。

精准管控师生健康信息。

自2月份以来,市教育局通过建立“温州市师生健康信息报送平台”,每日精准、动态监测全市师生健康信息。开学前,各地各校将在精准动态掌握师生健康信息基础上,强化师生健康信息研判,提前确定可返校学生名单(健康码和师生健康监测码均为绿码,且健康报告单正常的学生可以返校)。需延期返校学生,由班主任逐一告知并做好思想工作,继续做好居家学习指导。

强化师生防疫知识教育。

开学前,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强对教职员工开展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教职员工防护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学后,学校还将精心组织始业教育、开学第一课,加强防疫知识培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科学防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做好个人防护,校内人员密集场所提倡佩戴口罩。

做好学期教育教学工作。

开学后,学校将通过测验、调研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科学确定教学起点、制定教学衔接计划和学期工作安排,暂停集体性活动等,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严格校园日常管控措施。

开学后,各校将继续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从严加强校园封闭管理,严格实行“健康码+测温”入校管控模式,按规范加强教室、寝室、食堂等重点场所管理,规范做好校内各部位日常预防性消毒。


此外,教育、卫健、疾控、学校和属地镇街都建立了齐抓共管联防联控机制,确保能高效联动,及时科学处置突发情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校园防疫制度建设、防疫物资储备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迎接开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最后,教育部门还要向在加长版假期中,一直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家长再提几点建议:

01
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管控措施。

开学前,请家长每日两次监测子女体温;开学后,通校学生上学前必须做好体温测量,如遇身体健康状况异常,要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报告,不要带病返校。要本着对子女、对学校、对他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诚信为本,如实申报孩子及共同生活人员健康状况,积极配合学校统一安排,齐心协力确保校园安全。

02
要督促孩子全方位做好开学准备。

按照正常上学时间,制定可视化、可操作的作息时间表,罗列返校清单。调整作息生物钟,尽快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以积极心态、充沛精力迎接返校学习。

03
要关注孩子学习和情绪状态。

帮助孩子调整好返校的心态,调整好学习计划,适应这个特殊新学期的学习,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

04
要以身作则做好自身防护。

疫情防控期间,请家长还要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健康防护,特别是少聚会、多居家,做好居家通风、日常消毒等工作,共同筑牢家庭和校园防护墙。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还就市民较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开学后,食堂是学校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市教育局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学生就餐安全?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


我市开学返校后学校就餐管理按照“科学防控、严防扩散、强化责任、保障安全”总体要求,明确学校食堂各环节防控要求和责任分工,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控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开学后的就餐管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工作重点:


一是自查督查保安全。

我市2460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已对照省市防疫检查“50条”“55条”清单(其中有卫生要求条款),对学校和校外供餐单位开展自查,实现了100%的防疫应急培训和演练。市教育局分9个督查小组对市直属学校开展四轮全覆盖排查,县(市、区)三轮抽查,各地各校按照《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春季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和校园食品安全的通知》《浙江省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自查工作管理规定》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二是清洁消毒重防疫。

在开学后,开餐前对就餐场所进行清扫、清洁、消毒、通风,餐后做好及时清理打扫,环境消毒,做好卫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定位保管,提供足够量的可以正常使用的洗手消毒设施。对学生餐厅实行闭环管理,地面设立醒目的导引标识,提示一人一米的间距;就餐前师生佩戴口罩。



三是食品安全抓规范。

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保证食物烧熟煮透,生熟分开。熟食加工的中心温度达到70℃,分开存放和使用接触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严格落实食品留样制度,确保留样食品不低于125克,保存时间不少于48小时。保持加工制作和就餐场所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做好配送车辆、周转箱、容器等设备的消毒工作。



四是错时用餐防聚集。

开学后的就餐管理将采取分批、分时段等形式错时就餐,减少师生同一时间段内就餐人数,通过餐桌上设置硬隔板、定时定人定点就餐、同向入座就餐、盒饭分餐到位等方式,确保学生食堂用餐人员保持一定距离,不聚集、不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食堂管理,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今年我们还将积极配合市市场监管局创建300个阳光厨房、一批A类食堂,家长可以通过众食安监管端APP查看校园阳光厨房的实时监控,“明厨亮灶”建成比例将达到学校食堂总数的85%。


复学复课后学生和家长要如何做好日常防护?春季又是感冒多发的季节,在复学后学生教师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该怎么办?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余向华:


学校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场所,易感人群集中,一旦发生传染病,易导致交叉感染,社会关注度高。市疾控中心已组织编写并发布了适用于学校的《温州市新冠肺炎防护健康教育手册》。针对目前部分学校已经复学,其他学校也在准备复学,因此,复学后学生日常防护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学生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请假, 及时就医,不应继续上学。学生家长或共同生活人员如有疫情重点地区旅行史或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也要及时告知学校。


上学途中:

学生应尽量采取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学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配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要留意周围人员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学生进校后:

▲要有序接受学校体温测量等健康监测,前后间隔一定距离,如有咽痛等身体不适要主动告知;


▲在校期间加强手卫生,佩戴口罩前、摘脱口罩前后、饭前便后、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等情况下要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老师和家长要教会学生掌握七步洗手法;


▲洗手时,注意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清洗,洗手总时间至少20秒;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不对着他人咳嗽,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触摸眼、口、鼻;教室要加强开窗通风,课间休息时,不扎堆,不打闹,尽量避免面对面近距离接触;


▲鼓励分时、分餐,创造条件不集中就餐。就餐时,学生排队时要自觉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一人一具,分餐分盘,尽量单人单桌、单桌同向就坐;


▲放学后,不聚会、不聚餐,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学生在饮食、运动方面:

▲要注意食物多样,保证充足的营养,在校期间也要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春季是感冒多发季节,因此感冒也是学生因病缺课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已经组织制定了《学校新冠肺炎防控应急培训手册》和《温州市在校师生发热咳嗽等症状规范处置流程》。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每天上午、下午给师生测温2次。

师生每天进校时检查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不应与其他师生接触,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快就近到定点医院就诊。如入校时无家长陪同的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学校要立即通知家长,并将学生安排在(临时)隔离观察室,再由家长或辖区乡镇街道送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要立即调查患病学生所在班级的师生近期是否出现类似的症状,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在校期间,师生有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

学校应第一时间将这些师生转移到学校临时隔离观察室,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对同室师生进行就地观察,佩戴口罩,不得再与其他人员密切接触,并通知学生家长,同时报告辖区卫生部门。还要做好健康宣教,稳定师生情绪,避免引起恐慌。如果是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需要由有关部门安排进行集中医学隔离。对于已排除新冠肺炎的可疑人员,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者,有医院提供的医学证明,应待症状消失后、身体痊愈后再返校(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呕吐腹泻患者需症状消失72小时后可返校)。



师生如有呕吐物、排泄物、垃圾、接触过的物品。

学校应当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及时、严格消毒处理。对划为疫点的场所实行封锁,设置醒目的警戒线,配合卫生部门完成消毒工作,及时向师生通报情况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防止产生恐慌情绪。对于出现病例的班级应停课14天,同班级及该教室上课的老师均作为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根据病例活动情况搜索其他可能的密切接触者。根据卫生专业机构的评估,确定全校其他班级学生的风险,确定是否采取停课等相关措施。



学生返校后,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将如何做好师生在校防控工作?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请问学校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做好线上线下衔接?

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吕俊杰:


学生返校后,温州二外针对校园人员密集度高的情况,落细落小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做好在校师生“吃住行学”工作。


在“吃”方面

学生分年级错时用餐,餐桌用隔板分开,每人位置固定,排队间隔严格参照地标1米,餐齐坐稳后摘下口罩,用餐完毕把“已消毒”翻为“已就餐”,以保证消毒无疏漏。


在“住”方面

学生进出寝室经过红外测温专属通道,到寝室后不串寝、不扎堆、不打闹,错位洗漱,睡觉时避开头碰头的姿势,离寝后开门开窗,通风换气。


在“行”方面

学生实施错时返校,为避免门口人员聚集,返校时实行“人”“物”分流入校。学生本人在校门经测体温、人脸识别、核对“两码一单”入校后,在校园内一天测量体温3次。


在“学”方面

组织师生学习防疫相关知识和应急处置流程,既做到日常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又做到意外遇事不慌。班级指定专人监督落实教室通风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晚自修结束教室每日消毒。


针对家长普遍关注的高三学习问题,温州二外积极稳妥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采取线上学习诊断、学习节奏调控、个性化结对辅导、心理关注疏导等有效措施。

1

一是在返校前3天协同家长密封试卷、设置考试时间提示等,针对线上学习内容安排仿真云考试,诊断学习效果,充分利用线上阅卷数据分析优势,为返校后各学科教学起点的设定提供判断依据,为学生学习资料“自主生长单”的编写提供原始素材。

2

二是借力温州二模有效调控高考复习节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调整功课表、晚自修安排,延长学生答疑时间,强化自主学习节奏,保障教学衔接平稳、高效。  

3

三是延续班级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管理模式,开展以班主任为组长,任课教师为组员,专题逐个研究班级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结对辅导方案,每周两次固定时间帮助结对学生解答线上学习积累的疑问。

4

四是安排全体学生心理线上普测,掌握学生学习焦虑程度等心理状况,学校行政干部、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分类分批与学生谈话沟通,确保学生情绪稳定。


防疫期间绣山中学开展了很多家校合作项目,能再简单介绍下吗?同时,学生返校后,将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特别是初三段?

市绣山中学校长林晓斌:


疫情期间,家校沟通合作尤为重要,绣山中学家校协同育人项目一直是一个特色,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完善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方式,着力于培养每一个家庭的责任意识。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从2月3日起,我们对居家的每位学生进行信息采集与每日健康监测,随时为返学做充分的准备。看似小事,因为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公民意识。在一次次的线上家长会和班会后,我们构建了家校信息互通的严密网络,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家长之间互相提醒,班主任负责在外地学生的每日电话家访,使得70多天学校2219名学生的健康信息报送无一遗漏同时推出家长抗疫故事,让孩子感受榜样力量。在得知有部分学生家长正奋战在抗疫一线或捐钱捐物驰援武汉时,学校2月1日即在公众号推出了“绣中好家风”栏目,让一位位学生来讲述爸爸妈妈的故事,传递他们从父母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树立作为公民的社会担当。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初三教学方面,主要做好线上线下衔接工作,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初中学校都完成了8-9周的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居家学习的资源。本周一初三年级率先返学,根据前期学校对学生和家长做过的三次问卷调查发现,大家最大的问题集中在对线上学习的进度与效果的疑虑。


对此,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即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不放弃每一个。在省厅宣布初三开学后,学校立即着手为期一周的线上学习复盘工作。


1

一是学生开展学习复盘。于清明假期邀请家长和学校老师分别担任线下线上监考,开展了8周线上学习的模拟检测;同时上周停止新课推送,指导学生对各科开展自主的项目化学习,通过填写本班任课教师推送的问卷表单,梳理线上学习知识,将自己的疑惑点、难点报送上来。我们过去常常只关注学生“所得”,这一次调整方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所惑”。而有效的学习复盘,直接给教师提供了“教”的底气。

2

二是教师开展教学复盘。教师结合模拟检测数据、学生表单的统计数据,回顾之前教学中存在的遗漏与问题,研究学生,把握学情,合理定位,快速设计教学策略,先期制定第一周的教学计划,并谋划全年级各科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3

本周一,正式开启了初三的线下学习。基于学生需要从近三个月的居家生活过渡,心理生理都需要时间,我们要求老师将教学节奏、难易度都进行偏低处理,以便学生更快适应并树立学习的信心,缩小差距。同时依据评估结果,针对薄弱知识点增设整理课,针对核心技能增设专题拓展课,将线上教学的内容进行再巩固再提升。

4

与此同时,初三全段推出了“一生一策”,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配套设计了《做自己的英雄》学生手册,配合老师的《帮扶工作指导手册》,对薄弱特殊学生开展师生结对,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调整学习方法,尽快实现自我成长。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和认知理念都还不成熟,那么,请问对于我们的小学生,学校在他们返校后,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市广场路小学校长杨素琴:


春已至,归可期。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病毒让我们的孩子在家宅了两三个月。宅家的日子,孩子们既要面对严峻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又要应对在线学习的挑战,心理可能会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差异化的态势。为减少疫情对学生可能造成的心理问题和负面影响,开学后,学校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帮助学生心理“复位”。


一是精心组织开学第一课。

疫情期间,温州广场路小学通过鹿城区“空中课堂”推出了《敬英雄致少年》主题晨会,借助无数抗疫英雄的事迹,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学后,将继续抓住开学第一课、始业教育课、生命教育课等契机,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引导学生更加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珍惜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注重日常潜移默化。

抗疫期间,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已通过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减少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开学后,我们将积极引导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注重挖掘学科体系中蕴含的心理要素。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将注重建立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注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成长、制度文化等要素建设,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的班会,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给予必要的关爱。



三是密切师生沟通与交流。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同学跟自己的老师只能在网络上“见面”,通过文字、视频的形式进行交流。开学之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互动,如通过班会活动、课堂观察、谈话等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准确把握学生对疫情的恐慌、对学业的焦虑、对开学后自身健康的担忧等真实心理需求,密切师生沟通与交流,调适学生的负面情绪。同时,建立全员教职工参与的心理辅导体系,正确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构建起家长、班级、年级、学校四级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责任编辑:costner1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