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蛟龙出港”想到“小马拉大车”

-----故土耕春

 

每当听到“蛟龙出港”这一龙港市诞生后的响亮之声时,就会想起龙港建市之前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小马拉大车”。那时总会听到不少人抱怨“马小车大”的体制制约了龙港的发展,于是千方百计期望能“换大马”,求发展。

 

640.webp (8).jpg


 

如今的龙港市已变成了“大马”,“大马拉大车”自然应天顺民,理当奋勇争先。


从现在的“大马”与以前的“小马”相比,无论是机构、机制、理念、规划、职责、组织、人事等等都已大大突破了原有格局。特别是一下子一大片党政机构上了“档次”,一大批领导干部上了“台阶”,有的人连做梦都没梦到的“跨越式发展”竟成了事实。全部的“村”变成了“社区”,全体“村民”变成了“市民”,几千年的“穷乡僻壤”变成了“现代都市”,“田间小马”一跃成为“高头大马”。如潮而至、突飞猛进攻势之下,包括党政干部在内的全体市民应该怎么想?怎么做?才能与“大马”“大车”相适宜、相匹配呢?是否都有一股强烈的奋勇争先精神?

 

640 (9).png


建市已过半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龙港市发展新貌与蓝图确令人欣慰,前景十分看好。可以看出,半年来很多新气象,已显示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且大有一日千里之势。“万里长征第一步”已有良好开端,大大增强了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然而,当人们欣赏着城市美丽前景的时候,切不能忘记曾经的“小马”岁月。


已处“大马”时代的人再“回放”一下“小马”年月,应该很有意义。


龙港从原先落后的农村发展到让人“慕名”的“农民城”,这三十几年正是改革开放春风下坚持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农民城”正是一大批创业者以“四千精神”为之奋斗积沙成塔的劳动成果。


三十多年里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心血,奉献了青春;多少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忍受着超负荷的压力与无数次的阵痛。原来的“小车”慢慢成了“大车”后,使原来的“小马”越“拉”越重,越“拉”越难。“小马拉大车”时“力”用了不少,却困难重重,行程缓慢,甚至尽“力”难前,有时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回报往往很难成比例等等。于是不少龙港人就把发展的最大希望寄托在“马”之上,甚至大有望“马”成龙之意。


640 (8).png

 

现在终于实现了“小马”变“大马”的愿望,“大马”上路后,“车”也必将越来越重。而现在“马”大了,“车”拉得如何?“马”大了,“力”用得如何?还有没有存在“马大”“力小”、外强中干、盘马弯弓的现象?是否还存在“走马观花”“坐在马背看风景”的可能?大多市民的心中从“等待”、“期待”到“激动”、“感动”后,是否进一步向“自动”、“主动”奋力迈进等等?已在“大马”“大车”路上的人很有必要从更高的要求,多找几个自问,认真提早自检与深思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前进。


第一代创业者是最艰辛的,也是贡献最大的人,后人切不可忘。


在三十多年的建设中,曾有一大批第一代创业者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了巨大的辛劳,是他们昨天的付出才换来了美好的今天;是他们把许多光环、鲜花与掌声留给了后人;是他们把自己汗水凝成的财富传给了下代。所以今天坐“大马车”的人特别不能忘记过去“赶小马”者的不易。现在第一代的创业者大多已进入了晚年,后人更应该要多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而现在不少方面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今后应该注意做到前后、新老兼顾,这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图片7.png

 

每个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与“拉车人”,必须全力以赴。


新时代新城市的新主人就应该要有新主人的新风尚与新气派,如何“拉”好这辆新“大车”?要靠全体主人的共同努力,绝不能滥竽充数,更不能坐享其成。只有齐心协力、实实在在、奋力争先“拉好车”,才能对得上“市民”与“主人”的称号,才能跟得上新时代的前进步伐。


640 (6).png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激励前进的永恒话题。“马大力更大”,才能不负“初心”。


可想而知,龙港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新市前面的道路漫长而艰难。处于“大马”时代的人责任肯定会更重,压力会更大。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条件不同,现代人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拉车人”势必会更加“吃力”。这一方面要求继续发扬“小马”时期的吃苦耐劳精神,另一方面确实很需要全社会的真诚理解与大力支持。


从当年的“小马拉大车”到如今的“大马拉重车”,这就是发展的必然。龙港虽然还未有“真龙”般的现代气派,却有吃苦耐劳,忠诚不屈,自强不息的“骏马”精神基础。从“小马”到“大马”,由“小马”之初到“蛟龙”之势,这就是历史的跨越。“龙”与“马”正是中华民族英雄气慨与奋进争先的象征,“龙”“马”合一,就是可贵的“龙马精神”,或许这将成为今后龙港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640 (3).png


建设一座新城市需要更多的智慧与力量。现在有这么好的机遇,这么好的时代,全市上下更应要凝聚力量,加大“马力”,既要有一马当先的“勇”,也要有并驾齐驱的“量”,要放大“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社会争先精神。只有形成万马奔腾之势,才能赶上时代的潮流,才能无愧于当年迫切改变“小马拉大车”的初衷,才能无愧于后人的殷切期望。

 

 (图片选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责任编辑:costner1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