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江南河道“古沉船”迷雾(上)

瑞应桥全貌。

图中行船的位置,即“沉船”的大致位置。

  

《登记表》复印件

    据方志,苍南的河网在北宋时期已基本形成。一艘据传比“南海一号”还大的船体有可能进入吗?如果真的进入,那又是在此前的什么年代呢?

  在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苍南境内就有筑堤浚河的记载了。难道沧海桑田的巨大转变在一夜之间宣告完成吗?

  它如果真沉陷在如今这条名为廖家土羊河上的瑞应桥边,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它沉陷呢?它是否真的载着许多瓷器?

  这艘名不见经传的沉船,又是凭什么在当地有着这么丰富的传闻?

  关于苍南县新安乡大树下村的古沉船一事,最近有人在互联网上作出了“船体大过‘南海一号’”的结论。如果用“苍南 沉船”两词进行搜索,则有5000余个符合条件的查询结果。

  记者近日从苍南县文物馆等多方渠道了解到,就目前健在的人而言,谁都没见过这艘富有神秘色彩的沉船!至于船体大小,根本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本文试图就采访到的一些实情进行综合分析,推测关于此船的一点确切信息。但必须声明的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诸位拍砖争鸣。

 (一)巨型沉船 莫衷一是

  新安乡位于苍南县东部,北接宜山镇,西邻望里镇,南接钱库镇,东靠仙居乡。全乡约8.2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池塘密布。1992年前属钱库区管辖,此后实行扩撤并,改为现制。

  由于“沉船露出水面”的现场目击者几乎没有,以致所有相关的说法均靠口传,莫衷一是。所以,新安乡政府的几位工作人员明白记者的来意后,称“船在水下,什么也看不到,就是靠几位老人传说”。

  承蒙苍南县文物馆方面的大力支持,记者拿到了该馆提供的一份有关此沉船的《浙江省文物遗址调查(复查)登记表》。从表中所记录的内容来看,这个名称为“古沉船”的古遗物,时代为“不详”,地点为“苍南县钱库区新安乡”。

  由于这份已有些发黄的登记表上没有落款时间及具体调查人等细节,记者无法知晓确切的填表时间。从对钱库称区的说法来看,这份登记表应该是在1992年前制定的。1992年,苍南县乡镇实行“扩撤并”,钱库区公所被撤消。据馆方有关人士介绍,这个登记表制作时间可能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期。

  《登记表》的“保存情况”一栏中载明,“据说,该古船的船身和桅杆为樟木所制。过去河水干涸时,当地曾有人下去砍了几小块为患者治病。现因无法目击,保存情况不详。”

  对于这样一份登记表,多处使用“据传说”、“据说”来描述一处古物的保存情况,想来也是少有的。用苍南县文物馆负责人杨思好先生的话来表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目前健在的人而言,谁都没见过这艘沉船。

  这个结论得到了该县文物馆老馆长陈乐地先生的印证。现年76岁高龄的陈先生,退休前系苍南建县后的文物馆第一任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因为健康原因,能记起的情况估计不多。

  老先生在看过记者带来的这份登记表复印件后表示,这份登记表并非他经手的。但对表中所记载的“船身和桅杆都为樟木所制”表示疑问。他称,桅杆不太可能用樟木,一般都用杉木,因为杉木比较挺直。

  陈老先生回忆,他曾到过此处作实地考察,当时就已经是靠当地的传闻来作了解的。但他想不起下乡的确切年份了。陈老先生称,当年是省文物厅给苍南县文物馆来了一个便函,大致是说钱库当地有一沉船,苍南方面才知晓此事。陈老先生还提到两位名为“林炳均、林炳温”(音)的小学老师在这件事情中的作用,称他们拿到据说是船里的一个碗,寄给了省文物部门。老先生称,这兄弟俩已过世了,这个碗如今也不知道是否还在省里保存着。

  根据表中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人曾两次看到它的部分原貌,约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与60年代。新一村(即现在的新社村)的李中直和大树下村的陈定凯同志等人是当时的目击者。

  他借助《登记表》上的记述为记者回忆了一些当年实地考察的情况。老先生称自己当年也无法见到这艘沉船,尽管大旱,沉体还在水下而没有露出水面,“只是容易接触到而已”。

  他称,从表中的“情况概述”栏里的文字来看,所记“一艘长度足有七间房屋的满载瓷器的江西船……不幸触着了鲤鱼礁(注:该礁就是现在距离新安乡东向约2.5公里的鲤鱼山)”这一段文字,是值得商榷的。既然是“很早很早时候”,早在什么年代?又有谁见过乃至确认这是江西船呢?又有谁量过它的长度呢?

  《登记表》中还称,“大旱时河道暴露出来的船头朝南翘着,约有1米高,2米宽,船舷约有20厘米宽。据陈定凯回忆说,船头部分不见铁钉楔入,而是用木钉……”

  在新安乡采访时,该乡乡长陈德宗称,这位叫陈定凯的村民已过世了,生前系大树下村党支部书记,《登记表》中提及的另两位目击者李中直、李中勤也已经去世了。

  从所谓船头“用木钉”的信息来看,也难以确认究竟船上用木钉的量有多少?具体到哪些部位?据有关资料显示,采用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是唐朝舟船制造的一个特色,它大大提高船只的强度。到了宋朝,东南沿海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间的造船工场。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宁波)、温州两地年造各类船只就达600艘。

  综合上述的点点滴滴,不知可否下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沉船估计会有。但船体大小、所属年代、船只性质、何去何从等信息,均无据可查。

  这艘据传“长度足有七间房屋的满载瓷器的江西船”,又是如何进得眼下这块河网密布的江南平原呢?这其中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呢?这块土地在接纳了沉船之后,有过沧海桑田之巨变吗?

  (二)江南河网 宋时成型

  记者翻阅了《苍南县志》(苍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从《自然环境》这一章节上看,苍南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东北端为鳌江口,地势低平,标高仅3至5米。苍南大部分境域属鳌江水系。苍南地貌可划分为陆地地貌和海岸地貌。

  据县志载,海积平原岸属海岸地貌中的一个类型,分布为龙江至琵琶山一带。鳌江每年有大量泥砂入海,淤成滩涂,海岸带发育宽度平均约5公里的潮滩。

  鳌江南岸平原属海积平原(陆地地貌的一个类型),原系敞开的古海湾。自龙港至新陡门的沿江平原属海积平原,其南面平原的主体则由潮流带来泥砂填淤而成。海积平原地势低平,水系略呈向心状,这是由于海湾本身为一洼地,周边山地来水向海湾中心集注的结果;加之湾内平原久经开发,河港均已渠道化,在金乡-钱库-龙江-沿江-凤江一带形成环形渠道。这样便造成湾内平原水网密集的地貌特征。

  江南平原是鳌江流域最大的平原。河道纵横交错,总长809.4公里。其干道江口至金乡河道,清代称为江南运河。经历代开挖疏浚而成的运河,后梁乾化四年(公元914年)、南宋建炎(公元1127年~1130年)均有疏浚江南河道的记载。民国时,自钱库分别抵达将军岭脚及金乡的河道,称南运河;自钱库分别抵达直浃河及江口的河道,称北运河。

  据旧志载,五代时蒲门已设戍驻兵。北宋时江南河道上已建桥15座,分布于芦浦、平等、云岩、望里、金乡、宜山等9个乡镇,也就是新安周边一带地域,最早的建于1062年(即位于芦浦镇的年糕桥,系三孔石梁桥,长16.6米,阔1.6米。桥面以三条石板并排直铺,两侧桥墩以不规则块石砌筑,桥沿有“大宋嘉祐七年”题刻。是苍南县目前发现最古老的石桥)。另据史料记载,金舟乡夏口人林仲彝(曾任台州知州)“尝于其乡筑乌屿、新潜、湖南陡门三所。开河道五十五万五千九百丈(注:数字恐有误),溉四乡之田,其利甚溥”。《苍南县志》认为,由此可见,江南河网于北宋已基本形成。 

责任编辑:chenjizhe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