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苍南县人民政府
(2014年2月19日)

    一、苍南县基本情况

    苍南县地处浙闽交界,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于1981年建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故名“苍南”。全县陆域面积12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83平方公里,陆域岸线长达168.8公里,下辖10个镇、2个民族乡。概括起来,苍南主要体现在五个“明显”:一是区位特点明显。是浙江最南的县域,与福建福鼎毗邻,按照“美丽中国”和“美丽浙江”建设目标,目前我县正在全力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二是人口社情明显。苍南现有人口130万,除汉族外,还聚居着畲、回等33个少数民族共3万多人,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三是思想创新明显。苍南人善于“无中生有”,拥有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全国第一个县级动车首发站等10 多项全国第一,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等16张“国字号”金名片;四是发展潜力明显。苍南拥有14.6万的滩涂资源,其中,4.4万亩的龙港新城江南海涂围垦已经围好,吹填工程基本完成,有3.1万亩的建设用海可以不用土地指标直接建设。此外,2.4万亩的大渔湾围垦工程已全部启动,为今后城镇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五是平台优势明显。2011年成立了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目前,我们又向国务院申报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如果顺利获批,苍南的平台优势将更为突出;龙港新城成功申报列入了省级产业集聚区;龙港镇也正在积极申报全国新型城镇试点,国家发改委1月初已到龙港镇调研。

    二、2013年龙港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2013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龙港小城市培育试点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举措、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新载体来抓,通过突出抓好产业转型、项目推进、平台建设、要素保障和创新改革等各项工作等措施,全面推进试点各项工作,龙港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主要任务顺利完成,龙港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有效提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龙港镇完成生产总值185.6亿元、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1.8亿元,分别占全县总量的50.9%、50.8%、37.3%,经济实力稳步增强,龙港在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不断提高。

    (一)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合力不断加强。

    一是强化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龙港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调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书记、副县长、龙港镇委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龙港镇也强化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统一领导、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完善上下联动机制。主动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定期召开试点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推进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赴龙港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难点问题,有力确保培育试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强化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在政策扶持、扩权改革等方面抓好落实,我县进一步明确试点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及时将试点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各部门,并按职能确定了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加大政策扶持,切实保障要素供给。

    结合苍南实际,根据《关于加快推进龙港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扶持政策,最大限度的给予龙港资金、土地、项目等要素支持,充分发挥政策推动和激励作用。

    一是在财政支配权方面。2009年苍南县明确县与镇的财政关系采取确定基数、超收分成、一定3年不变的办法。2012年10月对区划调整后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明确了超收分成比例为65%。2013年税费返还金额6.8亿元,省财政5000万专项补助资金全部落实到项目,县里相应落实小城市培育专项资金,1.5亿元县、镇配套资金全部到位。

二是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县政府单独切块给予龙港镇安排用地指标,每年安排不少于全县三分之一, 由龙港镇政府统筹安排项目,如有特殊项目另外追加。2013年下达龙港镇用地指标381亩,超出全县三分之一水平。

    三是在项目支持方面,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大有效投入作为龙港小城市培育的重点,优先安排龙港的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项目,全力打造龙港新型工业园区和临港产业基地对台经贸集聚主平台建设。通过建立“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凝心聚力抓项目。三年来共支持龙港镇实施122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89亿元,2013年完成111.8亿元,龙港投资总额和投资率在全县排名中位居前列,龙港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龙港污水处理厂、华润浙江苍南电厂一期建成投产;沿海高速复线、鳌江跨江大桥、世纪大道拓宽工程、瓯南大桥引桥工程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龙港体育馆、龙港高级中学、松涛嘉园农房集聚点等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道路总里程和公共停车泊位比2010年分别翻一番和四番多,城市建设力度空前。同时,龙港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新城A1区3184亩填海通过国家海洋局验收,吹填一期实现供地,吹填二期全面推进,海景路等6条道路竣工并完成道路绿化,A1区8.2km施工便道开工建设,时代大道实现全线贯通。

    (三)创新改革举措,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2013年,我县以龙港镇为试点,开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原县级行政机关派驻龙港镇的相关行政执法机构,组建苍南县龙港镇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在吸纳原苍南县下放设在龙港镇的住建、国土、工商等分局的56项执法权限的基础上,再新增16项委托执法权限。组建新城城管中队,以适应新城建设开发管理需要。

    二是深化城乡新型社区建设改革。为建立管理有序、制度健全、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的城乡新型社区体系,我县出台了《关于深化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撤销原办事处,成立新社区,同时把有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权限事项放到镇和社区办理。其中龙港撤销了13个办事处,设立17个社区,下放到镇(功能区)办理事项有445项,下放到社区的有83项,切实增强乡镇、社区统筹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深入实施以“三分三改”改革为核心的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大力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完成152个村的股改和146个村的地改。

    四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09年扩权改革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就业保障中心、综合管理执法大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急维稳中心和土地供给中心等6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和效能加快提升。全省首家成立的镇级审批服务中心龙港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2013年进驻部门25个,办理窗口36个,事项办结总量18.8万多件,日均达723件。

    五是积极申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2014年在各省(区、市)选择3-5个建制镇开展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的精神,我县立足主动早谋划,积极向上申报,取得了重要进展。2014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邱爱军副主任带队来龙港考察有关事宜。2月12日,县委黄寿龙书记又到国家发改委沟通此事,目前进展较为顺利。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措施

    一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下,龙港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弱化,特别是受及法律法规限制,一些县级管理职不能完全下放至镇里,只能是委托行使,活力不够,权限不足,配套改革措施有待进一步创新、推进和完善。二是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离群众要求和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三是产业转型升级亟待推进,产业“低、小、散”等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动力不足。四是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受温州局部金融风波影响,企业资金链风险不断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五是公共服务有待提升,由于体制机制障碍,龙港镇调控能力有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压力大,特别是区划调整后,镇域面积比原来更大、人口更多,管理难度更大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下步我们要按考核组提出的要求,认真对照不足,切实提高。同时要根据新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深入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围绕建设温州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这一总体目标,以新型城市化为核心,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保障,抓好重点任务,注重经济发展,注重民生改善,注重空间拓展,注重公共服务提升,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敢为人先精神,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快全面实现龙港由镇向现代化小城市的跨越。

    (一)进一步明确龙港定位和发展方向。

    1.明确目标定位。要根据国家城镇化战略推进和海洋经济大发展等新的形势,进一步明确龙港镇为全国城镇综合改革示范基地、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宜居宜业的滨海工贸特色城市的发展定位,要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争取龙港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按照城市的规模、功能、框架和现代化的理念,结合功能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龙港新区开发、加强港区与龙港新城、临港工业的有机衔接,实现港城联动发展,全方位构筑“一核一带五区”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

    2.突出重点发展。一是以临港工业发展为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区域滩涂围垦资源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二是以公共设施完善为依托,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功能完备、设施联网、管理高效”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加快文教卫体、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完善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三是以五水共治攻坚为主导,加快美丽龙港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目标,联动推进省级绿色镇和省级生态镇联创工作,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着力建设“美丽龙港”。

    (二)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

    1.强化土地保障。对与龙港小城市试点的有关建设项目给予倾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龙港镇,在安排政府性投资时,优先安排龙港镇建设用地指标。

    2.强化资金保障。确保省补助资金和县配套资金专款专用。进一步明确收支范围和分成比例,拓展镇财政收入范围。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投资融平台作用,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龙港镇基础设施建设。

    3.强化人才保障。强化干部的管理培训,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重点引进镇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4.强化机制保障。加强培育试点服务保障,进一步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领导小组现场协调推进制度,及时协调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部门利益,积极开动脑筋,创新政策举措。同时加强培育试点宣传工作,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小城市培育试点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要进一步深化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扩权改革,完善功能区的管理体制,理顺办事处及县派驻机构的关系,扩大扩权事项,完善职责明确、权责对应的责任机制,逐步建立起“小政府、大服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现代化城市转变需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苍南县龙港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推进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建立与事权下放相配套的行政执法体制,切实增强中心镇政府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

    2.扎实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重点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加快推进集聚点的规划建设。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制定落实户籍改革配套政策。深化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积极培养各类社区管理服务,加快推进新社区现代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县、镇、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3.完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国有资产优化重组为重点,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开发区建设模式,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先进开发建设理念团队,建立透明规范的开发区建设投融资体制,发展壮大开发区建设投融资平台。创新海涂围垦的开发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围垦、谁收益”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围垦等设施建设。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选拨任用和交流力度。

责任编辑:huangxianfeng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