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可辜负,怎可输给谣言?

[导读]夏季一直是超级受欢迎的季节,毕竟有西瓜,还有露天撸串喝冰啤这种人间享受的行为。


夏季一直是超级受欢迎的季节,毕竟有西瓜,还有露天撸串喝冰啤这种人间享受的行为。


谣言在夏天也似乎“热情四射”。无籽水果使用避孕药?“倒背法”可救溺水者?孩子发烧能擦澡敷冰袋降温?……这些谣言近几年每到夏天就热传,你信过没?

避孕药和植物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差异相当大,识别机制也各不相同,给植物使用避孕药是无效的。大多数无籽水果甚至完全不需要额外使用植物激素。虽然草莓和猕猴桃的种植过程中确实可能会用到膨大剂,但是膨大剂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合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科学研究中并没有合理使用膨大剂致癌或危害神经系统的证据。


氧苯酮是大多数防晒霜中的主要成分,关于该物质的争议一直存在。有媒体认为氧苯酮是一种内分泌干扰剂,可导致内分泌紊乱,是防晒霜中最毒的化学成分。在给予大鼠大剂量的口服氧苯酮的实验中,引起了雌激素效应,因此推测也可能会导致人体的内分泌紊乱,增加妇科肿瘤的风险。但研究认为,人们使用的防晒霜,仅仅是局部小剂量使用,根本达不到所谓的致毒剂量。同时,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也批准使用氧苯酮,认为是安全有效的防晒剂。


此外,在氧苯酮使用的20年来,也未发现与氧苯酮有关的癌症风险。不过,氧苯酮和其他化学防晒成分一样,可以渗入皮肤与UVA起反应而发挥隔离作用。在紫外线照射时确实可能会导致肌肤光过敏,造成光敏性皮炎,出现皮肤发红、皮疹和瘙痒症状,但只要在使用前做好皮试,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儿童溺水事故的多发,也让各种溺水急救的方法在朋友圈里广为传播。一则“幼儿溺水倒背跑步急救法”在微信朋友圈被不断转发,该急救方法称溺水孩子如果没有呼吸,只要大人倒背着跑步就能救活。其具体做法,就是紧紧地攥住孩子的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使其将水倒出从而获救。其原理,就是倒背着跑能把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头朝下,快步奔跑就相当于一个挤压的过程,把水控出来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使用“倒背”急救法不仅对急救没用,反而会拖延救治,增加死亡几率。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各个器官、骨骼都还处于发育阶段,尤其是脑部,所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急救很有可能给孩子造成脑损伤。


青岛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宗瑞杰表示,这种“倒背跑步”的急救方法并不科学,“如果溺水者未清理呼吸道且没有心跳,而采取了俯卧位倒水,会使得溺水者缺氧加重,拖延了心肺复苏则会耽误溺水者抢救的时机。” 


宗瑞杰介绍,溺水者被救出后,首先应该做的是给予其呼吸而不是控水,“具体做法是,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物,解开领口,使其平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再给予两次人工呼吸;然后将溺水者头部歪向一侧,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在按压的同时溺水者胃部的积水也自然会流出;最后,按照每30次心肺复苏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的频次,循环进行,直到溺水者苏醒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为止。”在溺水者苏醒后如果需要控水,正确方法是抱起溺水者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急救者取半跪位,使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夏天容易闹肚子和中暑,藿香正气水成了很多人的应急药,然而有一个传言是,藿香正气水与头孢菌素同时吃会立刻死亡,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事实上,与头孢菌素会发生反应的是藿香正气水里的酒精,所以不只是藿香正气水,在吃头孢菌素的时候同时摄入酒精会产生不良后果


先从成分说起。藿香正气水含有十味中药,辅料是乙醇。请注意,乙醇就是我们常说的酒精。根据中国药典记载,藿香正气水40%-50%是乙醇。


乙醇被喝入体内,会经过两个代谢反应转变为乙酸。第一个是经过乙醇脱氢酶催化转变为乙醛,第二个是乙醛经过乙醛脱氢酶催化转变为乙酸。


不幸的是,头孢菌素(例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这类抗菌药物,会和乙醇第二个代谢反应中用到的乙醛脱氢酶结合。这样一来,乙醇转变为乙醛后,就没有足够的乙醛脱氢酶来催化,也就没法再继续转变为乙酸,导致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最后造成乙醛中毒。


乙醛中毒的表现是什么呢?表现为面色潮红、头晕、恶心、血压下降、胸闷气急,严重的会出现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但一般来说,很难走到“严重”那个级别,更别说“立马丧命”了。因为乙醛只要蓄积一点点,就会给人带来很难受的主观感觉,绝大多数人都会主动避开酒精或者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很难达到致死剂量。


所以,藿香正气水加头孢,的确会带来乙醛中毒反应,但很难达到“立马丧命”的程度。


那么,藿香正气水是不是就能大胆放心地拿来解暑防暑呢?


“中暑“在现代医学里面叫做热射病(heatstroke)。不要小瞧热射病,严重的可能导致体内多器官损害甚至衰竭。国际上热射病的主流治疗措施,主要就是远离炎热环境、主动降温、补充水分与电解质等等,根本没有让人喝什么藿香正气水。


而且,著名的梅奥诊所指南里面,强调热射病患者不能够饮酒或者用酒精擦拭身体,因为酒精可能干扰人体的体温正常调节功能,反而会加重热射病。含有酒精成分的藿香正气水基本不可能起到解暑的作用,加重中暑倒是非常可能。实际上,藿香正气水所谓“防暑解暑“功能,并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夏天里,贪凉的小孩纸们容易感冒发烧,感冒发烧这件事可大可小,所以及时治疗是一定要的。然而,一提到小孩发烧,首先跳入家长脑袋中的治疗方法就是:敷冰袋啊!


但事实上,国内外多家权威专业机构对擦澡敷冰袋等物理方式降温要么明确说没用、不推荐,要么说在退烧药不能用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或者在烧得太厉害孩子非常难受的时候配合退烧药用一下。


治疗发烧的目标是要缓解症状、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仅仅要让体温“达标”, 过度的物理降温反而会让孩子更难受。

作为夏季的时令蔬菜,空心菜绝对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好吃的菜。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空心菜一红,自然就有了黑粉。前段时间空心菜黑又出了新套路,他们号称空心菜毕竟是空心的,所以有超多的重金属农药残留。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石战表示,此消息缺乏依据,是谣言。事实上,一些研究确实提到空心菜对于某些重金属,如铅,有比较强的富集能力,但这不意味着空心菜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在蔬菜中最强,更不是“毒中之王”,空心菜含量高低、是否超标、还得看产地环境,只要生态环境(土壤、水源、农药等)重金属不超标,便可以放心食用。此外,他还表示,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蔬菜,一般都是符合国标,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人把0℃的水喝进37℃的胃里,可小便却是热的。人体的温度37℃,是谁把0℃的冰水转化成37℃的尿液呢?是脾胃,脾胃喝了以后受不了,就从肾里面调精华(元气)转成热能来给它煮成37℃,长此以往就把肾调虚了。老喝冰水和饮料,一定肾虚,影响记忆力,还可能会晚年坐轮椅,骨头坏死!”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平均36.8±0.4℃,体温日浮动在0.5℃上下。上海长海医院肾脏内科医生陈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一个简单的假设就能说明问题。以一个体重55千克体温正常37℃的人喝一杯500毫升的0℃冰水为例,人的体温变化可理解为一个装有55升37℃水的容器,混合了半升冰水,从比例来看,实际的温度变化小于0.4℃,都在正常变化范围。也就是说,这个温度变化是人体可以自行调节的,可能还不需要动用更复杂的神经调节中枢。但不管用体液调节还是神经调节体温,都不会“从肾里面调出热能”,喝冰饮与“肾虚”没什么关系


谣言止于智者!


标签 辟谣
[编辑:liyingying]

© 2003-2025 苍南县龙港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