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龙港工作站揭牌
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脱下军装这么多年还能再干武装,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只有把分内的事做好,才对得起自己曾穿过的军装。”这是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武装部副部长刘崇较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转岗武装工作近3年来的座右铭。5月9日,笔者采访了这位退役10余年的老兵。
“他可是我们县武装战线上的优秀专武干部。”苍南县人武部领导介绍,刘崇较2006年从海军某部转业至县委组织部工作,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组工干部。因热爱武装工作,2016年7月他个人申请转岗至武装战线,在编兵整组、维稳安保、抢险救援、兵员征集、五水共治等大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多次被表彰为“优秀专武干部”。
民兵队伍怎么建?思想教育怎么开展?如何征集高素质兵员?刚接触武装工作时,一个接一个的“拦路虎”摆在了刘崇较面前。万事开头难,他暗暗下定决心,打铁先要自身硬,既然踏进了武装工作这道门槛,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不会就学,不懂就问,面对困难与不解,刘崇较没有退缩。他边学边干、加班加点、昼夜攻关,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把近几年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武装工作的文件资料翻了个遍,熟悉和掌握了开展武装工作的政策规定。
工作中,刘崇较虚心向身边部长和同事们请教,并带领镇里民兵骨干走访了苍南县多个乡镇武装部,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编兵思路。他看到有的乡镇利用退役士兵报到时机,对退役士兵在部队所学专业、特长爱好建立基干民兵人才数据库,这种保持建档储备的方式让他眼前一亮。刘崇较认真查阅龙港镇退役士兵档案,结合每年退役士兵返乡时机,组织退役士兵座谈征询意见,为来年民兵整组、组建专业技术分队、选拔比武训练尖子预留了第一手资料。
为编实建强民兵力量,这几年刘崇较跑遍了全镇14个社区,并对193个村居和部分规模性企业开展兵员潜力调查,作为编实建强民兵队伍的重要环节,对辖区适龄人员做到情况清楚、底子明白。
刘崇较本身就是军人出身,对抓训练并不陌生,而且训练时肯下“苦功夫”,认为不仅要练强自身过硬本领,更要带出能拉得出、打得赢的民兵队伍。作为武装部副部长兼民兵应急排排长,刘崇较明白,只有队伍过硬了,才是尽到责任了。为此他在抓民兵应急排的标准上从未降低过。
去年有一次,温州军分区到苍南县检查工作,考评组对民兵应急分队进行现场拉动点验。抽查中,刘崇较掌握装备器材底数、熟知应急应战预案、动员集结干净利落、情况处置稳妥等,受到了考评组充分肯定。
每年台风季,是刘崇较最为忙碌的时间。龙港镇地处东南沿海,经常受到台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他既要抓好民兵训练,又要做好兵员征集的同时,扎实组织应急抢险演练,以提高民兵队伍的抢险救灾能力。
去年7月11日,苍南县受台风“玛莉亚”影响,龙港镇舥艚社区码头因海水倒灌出现洪水内涝,水位不断上涨。由于台风带来的暴雨,加上海水涨潮,平时平静的海湾在台风天却是浊浪滔天,冲击在码头的浪头最高达到7米。
“我们是在凌晨3点多接到救助命令,在此之前我们的队员已经出动5次,劝导各社区的一些在家的群众转移到避灾中心。”台风夜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刘崇较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10名精干队员赶赴舥艚,投入到救援中。
当天凌晨5点左右,海水迅速倒灌上来,十几分钟水位就达到了及腰深。300多米的街道,很快被洪水淹没,刘崇较带领民兵应急排一户户地敲门,确认人员没有遗漏。
“当时风非常大,我们又半身泡水里,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洪水卷走。”刘崇较回忆说,他们互相手挽手顶着大风一起前进,把一位位群众护送到没有漫水的平地再继续返回救援。整个救援持续5个多小时,最终有20多位群众成功获救,100多名群众得到转移。当身边同事问他为何要这么拼时,他说:“再次披上戎装,这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能够把被困群众救出来,很光荣很自豪!”
(第1016期)
作者 | 金华强 宋芳龙
编辑 | 斯 斯
来源 | 钱塘兵事
投稿邮箱:qtbswx@126.com
责任编辑:costn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