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港改革发展中几个相关问题的建议

微信图片_20230214234047.jpg

一、关于改善龙港产业“低小散”结构调整的建议

龙港建市三年后改革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2022年,龙港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折不扣推进一揽子政策见地生效,全年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370亿元,财政总收入31.69亿元。GDP等主要指标实现“全年红”。从40项主要经济指标看,高于温州平均水平的有33项,居温州前3位的有21项,其中居温州第1位的有10项。一是财政收入提高;二是土地出让金增加;三是规上企业利润增加;四是上级政策支持直接发行政府建设债卷,这种直接融资解决部分的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五是龙港的稳形资产得到增值升值:第一企业和市民的不动产增值,第二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值,这些表面上是看不到,但实际上是在增值的;六是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就业岗位的增加;七是龙港经济快速发展,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周围人口到龙港经商办企业和消费,产业的聚集效应显现;八是在引进人才方面有了自主权和吸引力,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九是交通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十是旧城拆迁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有几个问题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还需要努力完善。本人提几条不成熟的建议:


一、关于改善龙港产业“低小散”结构调整的建议


在龙港的经济建设中,龙港市领导干部应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为重点,并密切结合三门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计划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学的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树立"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观念,在建设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方面要分清政府应该负起什么责任,市场主体应该负起什么责任,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结合,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和市场主体应各尽所能,各负其责,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在经济发展时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不断提升优化传统产业,又要大力发展高新优特精专的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要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前沿产业的发展。


1.龙港的传统产业存在着“低小散”问题,这是产业发展初级阶段的普遍现象。对这些“低小散”企业,政府应利用宏观政策手段进行支持、扶持和引导民营企业个私企业的大力发展和壮大,放宽一些过度管制,充分发挥这些民营个私企业的积极性,引导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效益。在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上加大投入,有投入才能有产出。在招大商引大资上下足功夫,特别要引进对龙港产业升级有引领作用的央企,头部企业和世界五百强,中国企业五百强,中国民企五百强企业。要非常重视地瓜经济的效能,吸引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从2022年的龙港经济指标中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技改的投资增长率比较低,投入力度欠缺。龙港市政府和企业家应以龙港获批青龙湖省级高新区、龙港经济开发区为契机,更大力度招商引资,(这次龙港引进华润电力清洁能源和国电投异质结光伏电池是个良好的开端,要乘胜追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大决心加大投入,改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乏力的问题。


2.政府在抓好产业提级时,首先要制定符合龙港要素禀赋的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办法;第三要打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和营商条件,在现有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材料的基础上还要巩固并提高,特别在银行的信贷资金(建立有规模的产业基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上给予引进企业和现有企业扩大生产的大力支持,在行政审批等流程上给予“特事特办”的便利。


3.应鼓励企业上市和发行扩大生产和技改债券。建议如下:第一,加大奖励力度。对成功上市企业、对产品获得国家级称号以及获得国家级专利产品的企业,根据其影响力和所做的贡献给予不同幅度的奖金奖励,要加大奖金额度;(我1997年到瑞安工作时就制定鼓励企业发展政策:企业上市后奖励金一百万元。取得全国驰名商标奖励一百万元。取得国家级专利产品三十万元,这在90年代应该是巨额奖金了。后来才有了温州的第一家民营的上市公司华峰化学和温州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瑞立汽配)第二,地方政府应积极协助企业与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建立联系,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每年约3百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和企业债券发行额度支持(事在人为,变不可能成可能)。成立建设项目选定专班,制定项目清单;第三,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适当增加龙港现有国有企业数量,建立工业科技发展集团公司、商业文旅发展集团公司、农业发展集团公司,建筑市政集团公司等。成立这些国企的好处是以龙港市国有企业申报债券,也可以承接引进外来大企业实现合作共赢,增加引进大企业的成功率。并和民企混改发挥各自的特长调整产业升级和结构。龙港的传统产业优劣势明显,印刷包装,纺织及非织造布,工艺礼品,食品加工,但可以把劣势变优势,引导走向高精专,赋予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比如:光全国的包装行业,每年销售量达2万亿元。如果龙港能做到10%的产量产生的工业产值达2千亿元,GDP约500亿元。引进上海天臣公司为龙头(公司董事长徐良衡复旦大学化学博士),把产学研展一体化带动龙港包装印刷行业提质,提升市场占有率。在印刷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工艺上不断改进,适应环保要求,市场大有可为!

由于龙港刚设市不久,城市建设力度很大,培育几家本土的有一级资质的建筑公司是很有必要,同时可以增加本地的劳动就业也增加GDP。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内需带动消费,目前对龙港来说尤其重要也切合实际,龙港的第三产业引吸力强,潜力巨大,效益可观前景光明。如果龙港第三产业发展的很好,对吸引苍平泰和福鼎的民众来创业购物消费 能起到集聚的效应。要积极打造若干个第三产业城,将龙港逐步建设成为龙平苍第三产业高地。设想如下:

(1)汽车产业城,在228国道边选址,引进驻入汽车4S店、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很猛,可以大做文章。二手车交易市场、汽配修理企业、汽车产业综合城;

(2)排挡美食城,把宫后路和西四街打造成饮食不夜城,对进驻该城的市场主体实施税费减免或减半优惠政策;(疫情过后北京也在打造特色美食街)(3)文化旅游城,建立具有龙港标识度的特色旅游主题,把现有龙港以鲸头风景区为首的十个景区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同时建设龙港母亲河白沙河和白沙十里凉排街,沿海沿江的抗倭古迹,双桂坊陈氏兄弟双进士纪念馆、龙港湖前著名历史人物吴宝秀(1564—1600)故居和事迹,刘绍宽纪念馆、金钱起义首领之一南拳名师南琴纪念馆、吴信值领导的盐工暴动纪念馆、中国非遗温州鼓词传承人方克多纪念馆、以及渔业生产和器具博物馆等民间特色博物馆。完善并丰富以姜立夫谢云故居和鲸头风景区(包括云岩革命老区的红色优秀事迹)等文旅带为内容特色的建设(在鲸头山的岩石上进行摩刻),另外,以新城区建成的公园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高品质商场以拉动鳌江流域或更远地的游客,加快公园千山绿地的建设等;

(4)引进居然之家、宜家家居、红星美凯龙等家居和建材综合体;

(5)巩固培育龙港礼品城,促进研发和销售有机结合;并品质升级,和世界接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礼品一条龙服务。

(6)打造商务服务城,(龙港最近刚开业的新鸿世纪广场商业综合体成功开业,要使其繁荣昌盛,政府要给予支持帮助落实优惠政策)

(7)积极引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咨询与培训、家庭财富管理、园区管理服务。把这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做大做强。

(8)尽快建成龙港中国国际水产品交易博览中心并投用,集世界水产品在龙港交易。如果把这篇文章做得好,影响力不亚于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

(9)随着建设温州副中心城市龙港现代化交通综合枢纽中心的逐步形成,建成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助力龙港经济发展。

(10)恢复农村传统集市,和拦街福庙会,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开展商品交易活动,即方便群众消费又增加农民收入。湖前,江山,凤江,平等,白沙,卢浦,舥艚等地都有会市的传统习惯。(北京郊区乡镇的集市轮流开展。某镇在古历逢二四八集市,又一镇在古历逢三六九集市。)


5.龙港要把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每个社区或村都要细化的规划,来指导乡村振兴。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土地宅基地科学规划,综合利用,适时开发。政府在要有专项的惠农资金和政策支持农村的发展。根据龙港实际走农田集约化精细化科技化多样化产业化的农业农村振兴之路。聘请农艺专家指导发展恒温大棚无土栽培农产品,派员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鼓励企业家及大学生回乡投入农业渔业产业,鼓励农渔业产品深加工,(把余家慕的粉干和龙港的鱼饼品牌做出名气,)通过互联网广告利用网店向全国温州人推销粉干和鱼饼等农产品。通过农产业的深加工提高产出率,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


微信图片_20230214234044.png

二、关于龙港城市建设问题的建议

城市建设的不断投入,要十分注重投资的有效性和效益的最大化。才能促进城市建设在经济发展中起积极作用。


想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和怎样对资金科学利用。龙港市政府应积极要求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上交的税收和土地转让金留存龙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进驻龙港的各大商业银行向上级要求扩大信贷规模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国家(重点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工业信息部、国家证券委、国家国资委、中央编委)省、市有关部门要为龙港提供更多扶持力度,支持龙港城市建设发行几百亿的专项债。经过几年大额资金的基础设施投入,龙港的投资环境和政府营商环境的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效应就能显现,良性循环的态势就能形成。



在龙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垃圾处理的相关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道路和地下管网设施和信息化智能化设施,增加城市绿化,加强教育卫生的投入。在科学城市规划基础上,在落实到具体项目时要做到节约每一分钱,道路的隔离带和绿化带应做到长远考量、整体规划、科学实施。尽量避免道路临时开挖,纠正浪费现象和过度超前建设。主要繁华地段人行道可以用档次高的材料,次要道路人行道就用预制水泥砖。公共建筑如体育场馆,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的前期设计一定要反复论证比较选优,这样可以避免建设中途修改而整改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公共建筑外立面可以豪华,隐弊的地方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尽量简单节约。2002年我在温州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工作时去澳大利亚悉尼考察歌剧院时,发现它的立面非常独特,是世界建筑精品中的极品,音乐厅设计的十分豪华而震撼,让人置身于神圣的音乐殿堂之中,而它的隐藏隐弊的楼道和墙面就是原味的水泥,连简单的涂料都没处理。悉尼歌剧院体现了该豪华时不惜重金,该节省时一分钱也得抠门。要十分重视民生工程,提前合理布局公共基础设施,比如新建社区和道路要首先规划建设厕所、变压器和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以及中小学校社区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如果先把住宅等建起来后业主的抵触情绪会很高,这些基础设施就很难落地。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特别要重视发动各种关系争取高铁在龙港设站,以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投资吸引力。争取在龙港设高铁站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在温州域内交通,应尽快启动温州连接线S3轨道交通,加强龙港与温州市区、瑞安、乐清等发达经济县区的联系、合作及承接。发挥沿海港口的优势,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在城市建设中要根据财力,规划要超前,实施分先后,集中突破,重点突出,尽快出彩。比如先集中精力把世纪大道路及主要路道两旁的建筑在三年内建成。新区开发也要集中一个点上能在短期内建成。沿江片和文卫路拆迁后至少在道路和绿化方面要在今年年底出形象!这样在龙港建市五周年时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形象就出来了。如果面面俱到,分散建设要出形象起马要在十五年以上。温州中心区包括江滨CBD从2000年开始建设,到今年23年了才基本建成,江滨CBD的好多地块的项目还正在建设或正在落实! 

龙港是以轻工业产品为主主的,在科学合理节约的基础上,鼓励工业用地尽量少占地多占天,既有利于集约经营用地又节省企业生产成本。1992年我在香港考察经济发展的经验时,发现他们的工业园区厂房都盖成十几层,甚至把印染生产车间放在12层楼上。可见香港的工业用地的规划是充分而高效利用土地的原则。


龙港是温州副中心的中心,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与平苍的衔接。为了更好更快使龙平苍副中心形成,建议温州市政府成立协调领导班子,促进鳌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214234042.jpg

、关于紧缺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建议

龙港目前紧缺型人才包括城市规划人才、建筑市政人才、产业规划人才、投融资人才、园林人才、教育人才(各学科带头人)、医疗人才(各医科专家)、城市管理人才、综合管理人才、信息化专业人才。在不断扩大人才的数量上要走当地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应结合温州引进人才的政策和我市的经济发展特色,以“高薪,高职和高要求”吸引高精尖人才落户我市。目前最需要的医务高级专家和特级教师。以“千金买骨”的急切,“三顾茅庐”的诚意,“重赏之下”的办法招聘各学科带头人,然后通过这些带头人的传帮带来提高现有医疗和教学水平。可以把龙港新建的医院直接由温医大附一医兼并。


此外要创造条件引导当地大学毕业生回老家就业创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要留出适当的岗位专供回乡应届毕业生就业。把现有的中等职技校办好,提高办学质量,专业设置要适应龙港产业发展需求。政府支持鼓励龙港技校与北京等专业学院合作办学,如印刷学院、建筑学院、服装学院、机械学院,包括温州的几所职技学院。积极创造条件把龙港技校升格为大专学院再到本科职技大学。由自己技校(将来的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适应龙港产业发展的人才基本上能留在龙港。这样做对龙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其长远的战略意义。



微信图片_20230214234037.jpg

四、关于具体实施“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原则建议

龙港改革以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其目的是使政府精兵简政,简化审批程度,提高行政效率,促进龙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龙港老百姓培加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在这三件事上还应有所突破。第一,提高职能部门办事效率,方便百姓,精减办事程序和流程,简化所提交的材料。比如如果按原程序要走十项流程的,减掉8项,只留两项,原来要为时2个月的,现在两三天就能办结,营业执照税务证书半天时间在家里就能领出。比如原本要求提交的十份材料的简化为二至三份。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实施一网通办的优势,方便百姓,提高办事效率;第二,浙江省温州市党委政府对龙港的考核,应根据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龙港新型城镇化试点的特殊情况,只对龙港市党委政府进行一年一度的综合考核。否则,龙港的15个部门无法应付上级各部门的考核报表而疲于奔命。也无法应对上级的会议。应该避免过度的工作内卷和消耗。如果一定要对应上级各条线那只能逼着龙港不断扩充机构和人员,使这种大部制扁平化只好回归。陈伟俊担任温州市委书记期间,要求温州的各部门要适应龙港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第三,扁平化的基层管理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由市直管村或社区。但要加强扩大龙港市基层治理委员会的职权和职责,强化信访和民事调解组织,这是沟通民间的桥梁和及时化解内部矛盾的有效办法组织。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是有所不同的。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由自然资源规划局和综合执法局统一实施,不在城市规划区里的由农村农业局或乡村振兴局统一实施:比如农村危房的原拆原建,农产品水产品的深加工,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等。


以上建议还需要积极恳请浙江省市人大常委会、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以综合性的立法形式通过实施《龙港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条例》来指导支持龙港的工作!


当前,面对风云激荡的时代大势,有挑战更有机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能大、活力足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各种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叠加,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持续向好,特别是疫情结束后,经济迅速恢复。行则将至,做则必成。一念既出,万山无阻。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砥砺前进。龙港要再领改革创新之优势,再鼓争先创优之干劲,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产业集聚力、创新驱动力、人才吸引力,龙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取新贡献取得新胜利。

          

640.jpg

作者李其铁,龙港人,1954年生,1981年7月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现任龙港改革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曾任龙港镇镇长、温州市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温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瑞安市常务副市长、温州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指挥、温州市国土资源局调研员等职务。学术专著有《龙港农民城建设与发展》,共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研究》《经济研究参考》《农业问题研究》《经济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温州日报》等全国性及地方报刊杂志上。

(李其铁 2023年2月15日稿)


责任编辑:costner1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