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埭工程的千年變遷

      古代平陽縣有三大水利工程:一是萬全垟的沙塘斗門,二是江南垟的陰均斗門,三是江南垟與江西垟之間的黃浦埭。其中最難建成的是黃浦埭工程。


江南垟與江西垟之間的黃浦埭


       黃浦埭原來建在橫陽江主流(今稱橫陽支江,又稱南港)「當山斷處」,遺址在今龍港市凰浦村西邊的橫陽江上,西連黃浦山(今屬平陽縣)。黃埔埭工程始建於南宋嘉定五年(1212),事先由平陽知縣汪季良「從士民章士問之請」(隆慶《平陽縣志》),申報溫州知府楊簡上奏朝廷,准予建築。《永樂大典·溫州郡志》引《永寧編》(1219)載:「宋嘉定五年(1212),楊守簡奏築黃浦埭,相視官臨海主簿吳實卿申,合先築六處斗門,以泄上流,仍開莊嚴院前一帶舊河以通舟楫,從之。遂措置開河。創立塘灣、江西、樓浦、和尚浦四斗門。又修下澇、蕭渡二斗門。始築埭用石蛇捺水,尋爲潮所毀不成,惟斗門存。」工程包括橫截江流,疏泄上流,開河通航三部分。橫截江流即在橫陽江上築埭,疏泄上流即在江南、江西築六斗門,在白沙一帶築十湫䃮(明侯一元《平陽凰浦埭碑》),開河通航指開鑿或挖寬黃浦至白沙的白沙河,黃浦至蕭家渡的運河,以及靈溪至蕭家渡的塘河(今稱靈蕭塘河或南港塘河)。另外,在黃浦上游建浦邊斗門,也是其附屬工程之一。工程完成後,可使江南、江西二十餘萬畝土地旱澇保收。但因橫陽江上游合閩嶠、松山萬山之水,出三港而匯於此浦,江面廣闊,波濤洶湧,加以潮水衝擊,內外攻齧,古代的土石之壩難以力障,黃浦埭建成沒幾年即被衝壞,只有相關的六陡十湫遺留下來。後來元明兩代又屢建屢毀。元至正間,知州岳祖義修,又決。明成弘間,修築無成。萬曆六年(1578),兵巡道龔大器等修復,厚十五丈,闊三十七丈,外純石,中雜以土。後傾壞,遂廢。清咸豐年間,里人楊配籛等曾計議修復,皆不克就,僅增築西北土塘,以防西水侵入而已。

       元代以來,關於黃浦埭的重建與廢棄問題,爭議不斷,曾修《平陽縣志》的章嚞、侯一元等主張重建,孔彥雍、陳彥生等主張廢棄。孔彥雍認為不僅築埭難成,而且「高田為利,低田為害,利害相半,築埭之議非公也。」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金舟鄉李家溪(金屬錢庫鎮)人、武生李商銘曾於高宗南巡時趕到杭州上《水利策》,議建黃浦埭,事未成而被杭州府尹誤判為「瑣瀆」,除名放歸,從此絕意功名,隱居蓀湖山。民國時,劉紹寬修《平陽縣志》,認為:「此埭關南港、江南兩鎮水利,能統籌全域,計出萬全,不世之利也。」


江南垟與江西垟之間的黃浦埭


        黃浦埭工程是橫陽江水利歷史的重要一環。追根溯源,橫陽江治理,始于西晉周凱鑿江疏流。樓石山麓三峰寺前江分東西二支,一支向江南垟,一支向江西垟。謝靈運詩云「威摧三山峭,瀄汨兩江駛」,其中「兩江」即指此。(參見蔡聽濤《謝靈運山水詩路南至樓石山說》)東支到瑞巖的一段,有多處流向平直,明顯有人工開鑿的痕跡。至宋太宗端拱年間(988-989),已在三峰寺前築埭,名曰四埭,現在留有遺跡和四岱地名。說明當時已築埭控制東支江的主流,同時建築的還有八埭(在今宜山鎮八岱村)、十二埭(在今錢庫鎮十二岱村)。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里人陳驥建石競斗門(在今龍港市鯨頭村)和湖南斗門(在今錢庫鎮十二岱村),進一步控制江水入江南垟。宋淳熙十四年(1187),溫州知府沈樞委託平陽縣王主簿將淋頭埭改作斗門,也是控制江水入江南垟。可以說,四埭是黃浦埭的前身。


黃浦埭工程的千年變遷


        到了現代,由於有了鋼筋水泥材料和機械技術,1963年,政府部門在橫陽江截灣取直的基礎上,在黃浦埭北邊建成朱家站水閘,古人的理想終於得以實現。2014年,朱家站水閘重建完成,屹立在橫陽支江上,力障狂瀾,蓄洩因時,集擋潮、排澇、蓄淡諸功能於一體。可以說,朱家站水閘是黃浦埭工程的嗣續。


责任编辑:costner1

© 2003-2024 龙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