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龙港院区正式启用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故土耕春
爱乡敬业是我老父亲的一贯风格,他对家乡总是怀有一股深深的情结,总渴望家乡的发展,总想能为家乡多做点好事。几十年来,他为家乡的修桥补路,为家乡人的排忧解难,基本能做到有求必应,尽力而为。村人对他都怀有深深的敬意。
我的老父亲于今年清明节前夕走完了96岁的人生之路,在弥留之际他还清楚交待“丧事从简,不收人情”等遗嘱。
我的父亲是1949年龙江乡的第一任文书,是苍南县财政局的离休干部。他是70多年来家乡发展变化的重要见证人。他觉得最庆幸的是自己在晚年还能看到家乡龙港市的建立,他说过许多与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基本走了,而自己还能看到今天的家乡,已经很满足了。
他对共产党对离休干部的关怀相当感激。他在八十岁后,还保持头脑清醒,天天运动,能吃能写,心中感到知足与荣幸。他坚持每天看新闻,对国家大事,对龙港的发展相当关心。对政治、社会中的问题相当敏感,对家乡的每一进步与发展都深感欣慰与敬佩。
他离世后,我翻阅了他老人家留下的笔记本等陈年资料,心中满怀着一种感慨。岁月易逝,墨痕尚存,看到这些留下的真迹确令人感怀不已。晚年的父亲精神健旺,记忆尚好,一说起过去的工作仍很有激情;一说到家乡一带当年的往事如数家珍。他那一包包,一袋袋的资料中就是他建国以来留下的笔记等资料,总是特别珍惜。字里行间,渗透着新中国第一代人的汗迹与心血;岁月留言,闪耀着几十年奋斗历程的豪气与荣光。
我的父亲陈志水,1928年生于现龙港市龙平社区希贤村的农民家庭,1936年,父亲9岁时就失去了年仅40周岁的我的祖父,当年他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这一年父亲开始在老家农村读私塾,后到张家堡读私立小学,每晚放学回家及寒暑假期间在家从事放牛、割草、车水等农活。他学业优秀,每学期都得到物质奖励。1940年起他坚持光脚步行到宜山再洗脚穿鞋上课,1942年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1943年春,为躲避抽壮丁,父亲经介绍先后到矾山警察所、平阳县土地陈报编查队干短期临时工。正值抗战期间,县地政处迁到北港水头镇林坑西竺寺办公,1944年冬地政处迁回县城后,大量的册籍档案资料仍放在寺庙,据当时的负责人承诺让我父亲留下保管档案一年后给予转正(其实是蒙骗),为保护全县《土地登记簿》《分户地图》《土地所有权状存根》等册籍,他多次冒着日本飞机轰炸的危险,搬迁保护,一年没回家,一人守在寺庙,天天做些搬晒、整理、防蛀等工作,直至抗战胜利。后来有人说,至今留下不少原始档案与我的父亲当年的保护贡献是分不开的。期间1945年的一个夏天,他在水头林坑寺中被抓壮丁,关了一整夜,好在寺内当家老和尚说情下才解救回家,否则一生命运就不一样了。1948年冬,他的临时工被裁回家。
在家失业期间他找到了鳌江的余、胡二共产党员,要求参加革命,此二人当时布置他先做宣传工作,具体等下步再分配任务。这段时间父亲一边看进步书刊,为共产党做暗中宣传工作,一边自学针灸术。
1949年5月,平阳解放,父亲在老家农村参加组织农民协会,先后担任龙江乡筹备委员会文书及粮库文书。1950年秋被推荐到宜山区粮政部门工作。期间,除了搞农业税工作外,还参加和平、平等、山门、晓坑等乡村土改调研、土地分配登记、发放土地证等工作。1951年他在平等张家堡千人大会的戏台上宣布“土地回老家”等土改宣传活动。
从1943年他15岁开始到2005年78岁为止,我的父亲实际工作时间长达63年,为农村工作,财政工作,特别是为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奉献了一生。父亲的前半生是相当艰难的,他屡经风险,但在多次的政治风暴中没被“刮倒”。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离休老革命我的表兄汤建治在我父亲回忆录的序中写到:“陈老先生一路走过来,并不是万里晴空,一马平川;而是常常遇到狂风暴雨,曲折坎坷……几多不测,陈老先生居然能在险象环生的钢丝上走过来,技术可谓高超精湛。陈老先生一生唯谨慎,或许是天助自助者……是吉人、是好人,在逆境中有惊无险,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是70年前的照片,前排右起第四为我的父亲)
从1952年的平阳县人民政府财粮科到1981年前的平阳县财政税务局,这30年就是我父亲的主要职业生涯。平阳、苍南分县后,他提前退休后改办离休,继续留在苍南县财政税务局,主要负责预算总会计指导、国库券分配及乡镇财政建立等工作。
他在离休后的1984年,苍南县正筹建会计学会,他首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连任三届十年。同时被推选担任温州市会计学会第五届理事、第六届荣誉理事,兼任苍南县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连任二届。还被聘为会计职称考试培训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大学课程辅导老师,培养后人,愿为人梯。
1986年苍南县在温州全市率先建立乡镇一级财政试点,他负责筹建工作,倾注了全部精力。他主要负责乡镇财政管理制度的制订、乡镇财政总会计的培训、乡镇财政的工作管理等。1987年下半年苍南筹建“温州市会计师事务所苍南联络处”,1988年1月正式成立,他为负责人。1990至1992年,他参加苍南县财税志编写工作。1995年到龙港老年大学,担任财务管理工作,至2005年底止。
父亲不管干什么工作,总是特别积极,我从小就记得父亲总是天天加班,只有过年前的一二天才回家看到他,平时没有休息日,而且加班没一分报酬,从无怨言。相当长的时期内他的一月工资只有四十多元,却要负担一家七八口人的生活。父亲绝不会在子女面前说些艰难与无奈的话,他对生活乐观,对社会宽容,对他人谅解,对自己严格。就是在一些不正常的年代,他也不会在我们面前流露出丝毫不满的情绪,有苦只在自己心中。
他长期坚持勤奋学习的精神,爱好文学,善于写作,从50年代初开始到离休后曾多次为有关新闻载体写报道,90岁后还在苍南报上写稿件。他钻研财政业务,他是财政预决算报告主要撰写人,多次在国家财政部《财政研究资料》及浙江、温州财会刊物发表过多篇论文,主编过县财会刊物。
他写过两本《乡情业情》的回忆录,记载了他大半生的工作经历与家族、家庭要事,虽没有正式出版,但作为真实史料却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父亲总是把“公”字放在首位。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父亲带头响应国家号召,把全家人从原平阳县城居民下放到老家农村为“非产户”,母亲带着我们一班未成年的子女在农村养猪、纺纱、种自留田等增加家庭收入,我家还是全村最早一批有长型木制纺纱机的人家。
父亲总是做到公而忘私。六十年代,有好长一段时间父亲一直忙于工作,脱不了身。有些天,一家大小已到了无米下锅的困难地步,父亲只得与宜山一位老同志联系,这位同志从宜山步行到我家,给我家送来十元暂借款,我家才渡过难关。我们相当感激。
(图为1955年平阳县人民政府财粮科同志合影。前左二为后任平阳财政局长魏启亮,左三为原平阳县人民政府财粮科长、书法家王光铭,我父亲为后右一)
文革期间很多人都去参加“斗批改”工作组了,平阳县财政局只留下三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曾被人称为“二水一秋”,三个人负责全县的财政税务各项工作。可想而知,工作是相当紧张的。
他曾长时间参加县委工作组到农村工作,跑遍了原平阳县的各个乡镇与大部分农村,后来一说哪个村他就说出这个村的人姓什么等基本情况。在他50岁时,因长时间在农村工作组艰苦工作,患了严重的胃病,当时平阳县人民医院某医生误断为胃癌,问了好多过重的话,当时父亲思想压力很大。因为那时家中子女大多任务尚未完成,他对我们作了第一次的后事吩咐。后来在财政局长的重视下,派人陪他到了温州医院作详细检查,才排除了胃癌的诊断,有惊无险,于是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记得在平阳、苍南分县之前,正值“三大讲”时期,他因“站队错误”(文革期间要求干部各站一队)受到批纠,正在批判之时,他下乡工作组的农村干部送来一张给我父亲的奖状,财政局长魏启亮同志当即宣布对我父亲转为表扬,当年还增资一级,并提了职。
父亲思想积极向上,心中总是正能量占主位,坚决拥护共产党的政策,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对社会发展总能看到光明的一面。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进步发展。长期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到了耄耋之年与鲐背之年,还坚持每天看新闻联播节目,还经常与一班老人谈论国内外大事。
他特别同情、体谅与关心底层群众,乐善好施,就是在晚年时,听到有病苦的人时,就会主动解囊相助,热心支持家乡的修桥补路等社会公益事业。
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传统作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节约是他的一贯作风,就是到了离休后,生活宽裕多了,仍照样做到不奢侈、不浪费。就连家中冲马桶都是要将用过的水再积起来再用。记得九十年代间,他在县会计学会工作,有一次上级来领导,财政局领导叫我父亲订一桌酒席,父亲却只订了三四十元的简单菜,局领导说“你真省,公家的钱也不会用”。他就是这样省己省公的人。
父亲一生为老家农村人做了很多好事,那些年代,农村人想到县城办事相当艰难,父亲虽然没有当过领导,但他在县机关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涉及许多部门,认识的人不少,所以凡是有老家人来治病、救济、修桥、上学等等困难,他总是会尽力帮助。记得曾有一位老家老农,辛辛苦苦靠染纱纺织赚些钱,有一次不小心把一张五元钱人民币给染的看不出了,无法使用。那时的五元钱可是个不少的数目呀?他无奈到了县城找到父亲,父亲即找了几位银行同志说明真情,最后准为兑换,这位老乡感激不已。最多的是村人到平阳医院看病找父亲,他总是有求必应。
父亲早年自学过针灸术,每当下乡时,他身边都是带着针灸包,有群众患轻病时,他就会主动到群众家中无偿针灸治病,几十年不知治过多少人,成了一种习惯。无数曾经受过他针灸过的群众中,或许并不知道父亲的姓名,也不一定知道他的工作单位,但在人的心中却会留下“一位机关干部”的良好印象。
文革期间多次受挫,但总是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自己,虽然长期得不到提任重用,但始终坚信真理,做到逆来顺受,能屈能伸,宠辱不惊。
父亲在80多岁后,心中一直惦记着家乡农村的发展,他曾写下不少老家农村解放初期的一些往事,他说有些历史情况自己现在还可回忆,现在头脑还清醒时记录一些内容或可供后人如写“村志”时参考材料,包括历史沿革、土改时期的情况、农村乡土文化、孝道、有关人物简介等等资料。为了实现他的遗愿,我近来正在为老家写村史,建村史馆。
(50年代的笔记本)
父亲对近几年龙港建市后的快速发展感到相当高兴,虽然他大多是从电视与报纸上看到的情况以及平时与老人们交谈中了解到的消息,但可见他从内心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恋乡情结。
父亲在相当艰难的岁月里,几乎没有多少物质给予子女,但却有着丰厚的精神财富凝成的父爱一直沐浴着我们成长,并一路陪伴我们到老。
父亲的一生称得上高风亮节与德高望重,我写了挽联:“淡泊为生修得高风高寿,真诚处世养成善德善忠”,权当老父生平的简要写照。父亲的为人风范与奉献精神将激励我们后辈继续奋进,积极做好文化传承,努力为家乡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costn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