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论英雄,空间换效益!龙港“腾笼换鸟”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从“平铺低效”到“垂直高效”,从“低产散乱”到“高端集聚”,龙港正以低效用地再开发为突破口,通过技术改造、腾笼换鸟让一批低效工业用地实现“低产田”到“高产田”的跨越,在存量空间里挖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增量,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空间重构,让“沉睡土地”醒过来

龙港市西北侧的双龙老旧工业园区,曾是当地产业发展的“痛点”。占地538亩的园区内,28万平方米的建筑零散分布,平均容积率不足0.8,配套设施匮乏与公共空间不足并存,土地利用率长期处于低位。彼时,园区聚集的多为传统小规模企业,生产方式粗放,亩均产值不到200万元,亩均税收仅4万元左右,能耗水平居高不下,不少企业面临市场淘汰风险。

640 (20).png

双龙工业园区改造前

“那几年厂房破旧不说,水电经常跟不上,想添新设备都没地方放。”在园区经营了十几年包装厂的陈经理回忆,“周边都是小作坊式的企业,大家互相压价,利润越来越薄,再加上能耗不达标,一到环保检查就提心吊胆。”

改变始于系统性改革。龙港市组建专项工作班子,以“双改融合”为核心抓手,打出政策、规划、机制组合拳。“老旧园区改造,不是简单的厂房拆除重建,也不是产业‘新瓶装旧酒’。厂房拆改要紧盯市场需求,才能实现土地的最大效用。”龙港市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李绍省说。为此,龙港市出台系列配套文件筑牢政策保障;规划上实现从“单部门空间规划”到“531融合统筹规划”、从“静态蓝图管理”到“动态时空治理”的双重转变;土地收储上,通过分类施策破解工居混合难题,设定工业征收基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640 (19).png

双龙工业园区改造效果图

如今的双龙园区正慢慢褪去“老旧”的标签。项目全面竣工后,建筑面积将新增56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提升至2.4以上,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三倍增长。效益层面,亩均税收将从4万元跃升至20万元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约30%。


工业上楼,让“低效用地”提质增效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实施“工业上楼”、打造“垂直工厂”,是龙港给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答案。

“以前这一片都是低矮厂房,容积率不到1.0,土地浪费得厉害。”四年前的联益智造园是龙港低效工业用地的典型代表。50.5亩的土地上,房龄20多年的老旧厂房聚集着30多家低小散企业,年产值仅3000多万元,亩均产值约200万元,亩均税收不足5万元,能耗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土地价值被严重低估。

640 (3).jpg

联益智造园改造前

“龙港多轻工产业,结合轻工产业生产设备轻、噪音污染程度低等特点,政府在厂房容积率以及其他经济技术指标上对企业给予适当放宽,引导企业主动参与老旧厂房改造,充分提升空间利用效率。”李绍省介绍。龙港市精准施策,通过放宽容积率等技术指标,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改造。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将“平铺式”厂房改建为高层“堆叠式”空间,容积率放宽至3.5以上,建筑密度达55%。同时,按重型标准厂房设计优化硬件配置,一楼层高7.8米、二楼以上5.8米,一楼承重每平方米1.2吨,货梯荷载10吨,较传统厂房荷载能力翻番,以“工业上楼”实现“向天要地”,打破土地掣肘。

640 (2).jpg

联益智造园改造

依托“工业上楼”创新举措实现空间四倍扩容后,联益智造园将聚焦薄膜新材料领域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服务业入驻,借助上下游配套集聚效应,打造高端产业集群,预计年产值达8亿元,为龙港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筑牢根基。


全域推进,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

双龙园区与联益智造园的成功转型,是龙港“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缩影。这座城市正以全域思维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技术赋能,让更多“低产田”变身“高产田”。

“改革的核心是让土地资源向高效益产业集中,让企业在转型中受益。”龙港市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激发企业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龙港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出台系列相关政策,在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房屋征收补偿安置、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等方面提供支持,包括明确改造实施路径、优化补偿安置方式、给予专项经费保障等,为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及旧村 “双改融合” 筑牢政策支撑。

640 (1).jpg

浙南低空经济孵化园

与此同时,龙港的产业孵化体系同步升级,构建以龙港市科创产业中心、专精特新孵化园、高端机械智造园、印艺小镇客厅为核心,科研项目、创新人才为补充的“4+N”大孵化集群体系。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上报新增入孵企业90余家,成功创建温州首个浙南低空经济科创孵化基地。

从单个园区的转型突破到全域产业的能级跃升,从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到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龙港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钥匙,解锁了存量土地的巨大潜力。这场不依赖规模扩张的内涵式发展实践,既破解了土地资源紧张的发展瓶颈,又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港经验”。


责任编辑:costner1

© 2003-2025 龙港网 版权所有